送贺遂员外外甥

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流。

苍茫葭菼外,云水与昭丘。

樯带城乌去,江连暮雨愁。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愁思和对远方亲人安全归来的关切。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典型的送别诗。

"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流",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南方水乡的画面,归舟顺着江水向上游去,给人以温馨和平静的感觉。"荆门"一词,不仅指出了地理位置,也富含历史文化的底蕴。

"苍茫葭菼外,云水与昭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苍茫"形容植物的茂盛,而"葭菼"则是芦苇的一种,两者并用,使得读者仿佛能见到那无边的水乡风光。"云水与昭丘"中,“云水”象征着悠远和不确定性,而“昭丘”则给人以开阔和明朗之感,这里可能暗指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可能是对归舟所至之地的美好想象。

"樯带城乌去,江连暮雨愁",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动静结合的景象。"樯带城"中的“樯”指的是船篷,“城”则是指船上的高起部分,这里形容一群乌鸦随着归舟飞去,给人以生动和自由的感觉。而“江连暮雨愁”则是一幅典型的秋夜景象,诗人的心情也随着这连绵的细雨变得更加沉重和愁闷。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最后两句诗则充满了对自然界声音的感受和对季节变迁的担忧。"猿声不可听"中的“猿”指的是猿猴,它们在树林中发出的叫声往往被赋予思念或愁绪的情感。"莫待楚山秋"则是诗人对亲人的叮咛,希望他们不要等到秋天才回家,因为秋天意味着气候转凉,也可能带来更多的不适和危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钱少府还蓝田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崔九兴宗游蜀

送君从此去,转觉故人稀。

徒御犹回首,田园方掩扉。

出门当旅食,中路授寒衣。

江汉风流地,游人何岁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南陌去悠悠,东郊不少留。

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

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

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