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祝英台近

宝蟾明,朱阁静,新燕近帘语。

还记元宵,灯火小桥路。

逢迎春笋柔微,凌波纤稳,诮不顾、斗斜三鼓。

甚无据。谁信一霎是春,莺声留不住。

柳色苔痕,风雨暗花圃。

细看罗带银钩,绡巾香泪,算不枉、那时分付。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生活图景。开篇“宝蟾明,朱阁静,新燕近帘语”写出了一个宁静的早晨,蟾蜍(即壁虎)的叫声清晰可闻,红色的阁楼上下静悄悄,而新建的燕巢就在窗帘附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接着“还记元宵,灯火小桥路”则回忆起了元宵节(即春节)的夜晚,那时的小桥上映照着灯火的光芒,情景交织。

“逢迎春笋柔微,凌波纤稳,诮不顾、斗斜三鼓。”这里写的是春天的竹笋细嫩而柔软,如同小船在水面上缓缓前行,不必太过在意外界的议论与嘲讽,随着夜深人静的三更时分。

“甚无据。谁信一霎是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不可捉摸和短暂性的一种感慨。一场细雨(一霎)似乎就能带来春意,但又容易令人怀疑,春天是否真的到来了。

“莺声留不住。柳色苔痕,风雨暗花圃。”莺鸟的鸣叫声难以捕捉,它象征着春天即将逝去。而柳树的颜色已被苔藓所覆盖,花圃在风雨中也变得昏暗不明,进一步强化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细看罗带银钩,绡巾香泪,算不枉、那时分付。”诗人仔细观察着用丝线制作的带子和银制的扣子,以及沾有香气与泪水的细软头巾。这里暗示了一段往事,或许是对过去情感的回忆,感到当初的情感投入并非徒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春天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时间流逝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别竹西

斜日封残雪。记别时、檀槽按舞,霓裳初彻。

唱煞阳关留不住,桃花面皮似热。

渐点点、珍珠承睫。

门外潮平风席正,指佳期、共约花同折。

情未忍,带双结。钗金未断肠先结。

下扁舟、更有暮山千叠。

别后武陵无好梦,春山子规更切。

但孤坐、一帘明月。

蚕共茧、花同蒂,甚人生要见,底多离别。

谁念我,泪如血。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选冠子(其一)

雨湿花房,风斜燕子,池阁昼长春晚。

檀盘战象,宝局铺棋,筹画未分还懒。

谁念少年,齿怯梅酸,病疏霞盏。

正青钱遮路,绿丝明水,倦寻歌扇。

空记得、小阁题名,红笺青制,灯火夜深裁剪。

明眸似水,妙语如弦,不觉晓霜鸡唤。

闻道近来,筝谱慵看,金铺长掩。

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选冠子(其二)

风约晴云,花乾宿露,帘幕万家清晓。

青帘赛酒,小坞藏春,冶叶艳枝相照。

羊驾小车,笑逐游人,远迷芳草。

更红英飞舞,绣茵连接,雾台烟沼。

年少日、细马戎鞯,红靴玉带,同指软尘西笑。

珍珠戏掷,彩笔搜奇,不觉暮春莺老。

谁见这回,霜点髯衰,事萦怀抱。

诉一春心事,燕子周遮来了。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倾杯令/杯倾乐(其一)

枫叶飘红,莲房肥露,枕席嫩凉先到。

帘外蟾华如扫。枝上啼鸦催晓。秋风又送潘郎老。

小窗明、疏萤浅照。登高送远惆怅,白发至今未了。

形式: 词牌: 倾杯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