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陆叔度二章(其二)

自我来燕市,无复向时人。

冠盖满城隅,要非心所亲。

中道逢吾子,抗手揖风尘。

相顾各含情,一言洽兰芬。

愿得共策足,子龙我作云。

聚散苦无端,为乐不及晨。

赖子素心在,万里若为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留别陆叔度二章(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陆叔度离别的场景,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感慨。

首句“自我来燕市,无复向时人”表达了诗人离开家乡来到燕市后,与过去熟悉的人渐行渐远的感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接着,“冠盖满城隅,要非心所亲”则描绘了燕市繁华的景象,但这些表面上的热闹并未能触动诗人的心弦,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

“中道逢吾子,抗手揖风尘”一句,诗人遇到了友人陆叔度,两人以手相握,相互问候,尽管身处尘世,却找到了心灵的慰藉。“相顾各含情,一言洽兰芬”进一步描绘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即使只是一句话,也能让彼此的心灵得到净化,如同兰花之香。

“愿得共策足,子龙我作云”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前行,无论是作为脚下的力量还是天空中的云朵,都愿意陪伴对方。这种深厚的友谊,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与美好。

然而,“聚散苦无端,为乐不及晨”揭示了人生聚散无常,快乐往往转瞬即逝的无奈。最后,“赖子素心在,万里若为邻”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相隔万里,只要心中有彼此,就仿佛近在咫尺,这份情感超越了空间的距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读来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经漂母祠及淮阴祠

文绣不被贱,梁肉不食贫。

何况共艰难,谁肯哀王孙。

所以万乘主,不能释戛羹。

何物老女子,乃识英雄人。

风云虽自致,奋激由一言。

高鸟既已尽,牝鸡实司晨。

遂令齐假王,难容跨下身。

一饭不忘报,肯负汉王恩。

至今相君面,握腕伤心魂。

形式: 古风

净社分赋得千佛塔限三肴

四天扶愿力,百鬼役芳郊。

宝剑遥相倚,风铃夜自敲。

霞端千佛现,冢畔一僧巢。

舒指从西竺,藏锋似大茅。

石棱栖布谷,幡影舞潜蛟。

碑阴欲有纪,才尽为三肴。

形式: 排律 押[肴]韵

清明述怀二首(其一)

忆我婴孩日,及兹春雨际。

我祖尚书郎,江乡有遗隧。

族人重追远,每岁集坟次。

我从父兄后,先期理去枻。

父为缉衣裾,母为治果饵。

登陇力或疲,父时抚我憩。

事毕涉江还,母子欢相慰。

去此几何时,双亲淹然逝。

而我复远迈,不遑肃祀事。

渺渺松楸围,怜有归梦至。

感彼夜鸟啼,衔哀泪频坠。

形式: 古风

清明述怀二首(其二)

飘风不遑宁,白日忽已老。

既深仲子叹,转切皋鱼悼。

忆昔侍高堂,立身苦不早。

昔也愧菽水,今焉悲宿草。

建夷播妖氛,连岁勤天讨。

我及赴国难,义旗正东扫。

我非亲在身,酬知欲有报。

仗剑涉风涛,愁风复愁潦。

杳杳重泉下,宁廑门闾抱。

父书颇曾读,母德宁终稿。

回驭已莫及,但去勿复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