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放意在林表,飘然更自由。
挂烟群木冷,啼月一山秋。
袅袅清风里,凄凄碧涧头。
三声融妙听,行客若为愁。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仲皎所作的《题东白山啸猿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林中游赏,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宁静与萧瑟。首句“放意在林表”表达了诗人随心所欲、投身于大自然怀抱的自在心境。接下来的“飘然更自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拘无束的感觉。
“挂烟群木冷”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画面,雾气缭绕在树木间,增添了凉意,暗示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孤寂。“啼月一山秋”则通过山中秋夜的猿猴哀鸣,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袅袅清风里,凄凄碧涧头”两句,通过清风的轻拂和碧涧的潺潺流水声,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略带悲凉的意境。最后,“三声融妙听,行客若为愁”以听觉为主,将猿猴的啸声与周围的自然声音融合在一起,引发行者的思虑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寓情于景,富有深意。
不详
西白名山处,那堪踏雪观。
四围银世界,一色玉峰峦。
夜色和天冷,清辉放月寒。
溪梅初一二,著意为渠看。
上人瞿昙裔,律身玉无瑕。
力究毗尼论,汪汪海无涯。
振锡复何许,三峰隐苍霞。
堂上大道师,灵芝发根芽。
相见涌法施,鼕鼕鼓声挝。
上人从之游,勿惮岁月遐。
坐待霜露熟,香风散天葩。
啼切孤猿晓更哀,柴门半掩白云来。
山童问我归何晚,昨夜梅花一半开。
未飞三日雪,却报一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