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山歌

劳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齐之东。

下视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气包鸿?。

幽岩秘洞难具状,烟雾合沓来千峰。

华楼独收众山景,一一环立生姿容。

上有巨峰景崱屴,数载榛莽无人踪。

重厓复岭行未极,涧壑窈窕来相通。

天高日入不闻语,悄然众籁如秋冬。

奇花名药绝凡境,世人不识疑天工。

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

至今号作神人宅,凭高结构留仙宫。

吾闻东岳泰山为最大,虞帝柴望秦皇封。

其东直走千馀里,山形不绝连虚空。

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称域中。

以外岛屿不可计,纷纭出没多鱼龙。

八神祠宇在其内,往往棋置生金铜。

古言齐国之富临淄次即墨,何以满目皆蒿蓬。

捕鱼山之旁,伐木山之中。

犹见山樵与村童,春日会鼓声逢逢。

此山之高过岱宗,或者其让云雨功。

宣气生物理则同,旁薄万古无终穷。

何时结屋依长松,啸歌山椒一老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劳山的雄伟壮观,山势崔嵬,高耸入云,仿佛连接天地元气。山中幽深的岩洞和缭绕的烟雾增添了神秘感,华美的楼阁环抱群山,景色非凡。山顶巨峰峥嵘,长久以来人迹罕至。山势险峻,深谷相连,静谧而深远。劳山虽不如泰山闻名,但同样富有神奇色彩,传说中有神仙居住。诗人感叹齐国昔日的富饶如今已成荒芜,而劳山仍有渔樵生活,充满生机。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劳山的宣气生发生机与泰山无异,只是在云雨之功上稍逊。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劳山独特风貌的赞美和对其历史文化的思考。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刘谏议祠

皂囊青史漫传名,白日黄泉气未平。

自古国亡缘宦者,可怜身没尚书生。

荒阡草长妖狐出,旧驿风寒劣马行。

一自德陵升驭后,山河祠庙总沦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雨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流转三数年,不得归园林。

蹠地每涂淖,窥天久曀阴。

尚冀异州贤,山川恣搜寻。

秋雨合淮泗,一望无高深。

眼中隔泰山,斧柯未能任。

车没断崖底,路转崇冈岑。

客子何所之,停骖且长吟。

夸父念西渴,精卫怜东沈。

何以解吾怀,嗣宗有遗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与江南诸子别

绝塞飘零苦著书,朅来行李问何如。

云生岱北天多雨,水决淮壖地上鱼。

浊酒不忘千载上,荒鸡犹唱二更馀。

诸公莫效王尼叹,随处容身足草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重谒孝陵

旧识中官及老僧,相看多怪往来曾。

问君何事三千里,春谒长陵秋孝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