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效(其二)慈宁

天龙兮负图,地龟兮负书。

后皇兮纯孝格天,台衮兮秘画无前。

薜荔兮出之水中,芙蓉兮搴之木末。

碧玉上兮烟霄远,彤霞烂兮秋水阔。

重翟兮顺动,长御兮启引。

交鼓兮縆瑟,箫钟兮瑶簨。

御玉衣兮珠步摇,赭黄奉觞兮臣妾入朝。

建中天子兮百伪纷错,我宋中兴兮天返长乐。

四海为养兮子职供,千秋万岁兮慈宁宫。

形式:

翻译

天龙背负着图案,地龟承载着书卷。
伟大的君王纯孝感动天地,他的礼服藏着神秘的绘画无人能及。
薜荔生长在水中,芙蓉攀附在树梢。
碧玉般的光彩升向遥远的天空,红霞灿烂映照秋水辽阔。
大鸟重翟随风而动,长车引导前行。
鼓声交错,瑟音悠扬,箫笛钟磬和谐共鸣。
他身披玉衣,头戴珠制步摇,深色酒杯中盛满敬酒,群臣入朝拜见。
中兴的建中天子,面对众多虚假,我宋国复兴,如天回归长乐宫。
四海皆为滋养之地,子民职责在于供应,愿千秋万代,慈祥安宁的宫殿永存。

注释

图:图案。
书:书卷。
纯孝:极尽孝道。
台衮:礼服。
秘画:秘密的绘画。
薜荔:植物名,常生于水边。
芙蓉:荷花。
烟霄:云霄。
彤霞:红色的霞光。
御玉衣:皇帝的玉质礼服。
珠步摇:珠饰的头饰。
赭黄:暗红色。
慈宁宫:古代皇后或太后居住的宫殿,象征母爱与安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立方的《九效(其二)慈宁》,以神话传说和华丽的辞藻描绘了一幅尊崇孝道、祥瑞汇聚的场景。首句“天龙兮负图,地龟兮负书”象征着天地之间的神秘力量,预示着吉祥的信息。接下来,通过“后皇兮纯孝格天”赞美君主的至诚孝心,与“台衮兮秘画无前”相呼应,强调其德行超越前人。

诗人运用“薜荔出水”、“芙蓉木末”等意象,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与美丽,烘托出祥瑞的氛围。碧玉、彤霞、秋水等色彩词,使画面更加生动,富有诗意。随后,描述了仪仗队列的壮观,如“重翟顺动”、“长御启引”,以及音乐的和谐,“交鼓縆瑟”、“箫钟瑶簨”。

“御玉衣兮珠步摇”描绘了皇帝的华贵,而“赭黄奉觞兮臣妾入朝”则展现了臣民对皇权的敬仰。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中兴盛世的期盼,以及对慈宁宫(可能指代皇太后或皇后)的祝福,希望天下安宁,四海归心,慈爱永存。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皇家气象和孝道的赞美,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道德理想。

收录诗词(272)

葛立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自号懒真子。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 字:常之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64

相关古诗词

入寿昌县界

一蹑寿昌境,山深溪水苍。

编柴作篱落,囊石当桥梁。

野店炊烟接,官涂松吹长。

石田能几棱,底用谷人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其六)

不障庾公尘,那有刘舆腻。

堂堂七丈夫,草木一臭味。

跻攀亦云足,赏适兴犹未。

却呼三翼舟,击汰舞绡翠。

苇蒲纷已扫,奁鉴莹新剂。

持此寿诸公,空缸一沉醉。

形式: 古风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其二)

系舟孤山脚,曳杖聊意行。

三贤已仙去,丹青俨南荣。

由来作诗苦,鼎峙太瘦生。

碑板摘奇艳,银钩出金声。

湖山久寂寥,谁能作斯人。

形式: 古风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其三)

跨马绿杨堤,左右临无地。

鞭影堕清泚,乌帽入苍翠。

老龙拿半空,九里作青吹。

闻声类击竹,心与景相值。

许由厌瓢鸣,渠未领真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