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其六)

不障庾公尘,那有刘舆腻。

堂堂七丈夫,草木一臭味。

跻攀亦云足,赏适兴犹未。

却呼三翼舟,击汰舞绡翠。

苇蒲纷已扫,奁鉴莹新剂。

持此寿诸公,空缸一沉醉。

形式: 古风

翻译

不受庾公尘埃困扰,哪里会有刘车般的庸俗。
堂堂七尺男儿,与草木同具一种气味。
登高已经足够满足,欣赏美景兴致仍未消。
唤来三叶小舟,划水间舞动绿色的薄纱。
芦苇菖蒲已清理干净,妆奁镜子映照出新光彩。
以此美酒献给各位,愿大家一醉方休。

注释

庾公:庾亮,东晋名士,以清廉著称。
刘舆:比喻庸俗之人或物。
七丈夫:指成年男子。
臭味:气味,这里指共同的气息或品质。
跻攀:攀登,此处指登高。
赏适:欣赏适意。
三翼舟:形容小船轻盈如三片翅膀。
击汰:击打水花。
绡翠:绿色的薄纱,形容轻盈的衣饰。
奁鉴:妆奁和镜子,代指美酒。
空缸:空酒缸,形容酒量大。
沉醉:喝得大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葛立方在八月二十日与朋友游览西湖时的场景。他赞美西湖的清洁,没有尘埃和污垢,如同庾公之风的纯净,也没有刘舆般的俗气。诗人自比为堂堂七尺男儿,认为即使简单的攀登游玩也足以带来满足,欣赏美景的兴致仍然浓厚。他们乘坐小舟,在湖上挥洒衣袖,仿佛翩翩起舞,翠色的纱巾随风飘动。

湖边的芦苇和菖蒲已被清理干净,湖水如镜,清澈见底,诗人借此佳景祝愿朋友们长寿,并决定沉醉于这美景之中,忘却世俗的烦恼,尽情享受这清雅的时光。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72)

葛立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自号懒真子。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 字:常之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64

相关古诗词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其二)

系舟孤山脚,曳杖聊意行。

三贤已仙去,丹青俨南荣。

由来作诗苦,鼎峙太瘦生。

碑板摘奇艳,银钩出金声。

湖山久寂寥,谁能作斯人。

形式: 古风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其三)

跨马绿杨堤,左右临无地。

鞭影堕清泚,乌帽入苍翠。

老龙拿半空,九里作青吹。

闻声类击竹,心与景相值。

许由厌瓢鸣,渠未领真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其一)

匏系坐蜗舍,秋光只檐楹。

悬知西湖佳,颇困官事婴。

今日复何日,綵舟天外横。

木落山骨露,千螺倒澄瀛。

神仙勿浪求,玉京仍五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其四)

下马冷泉亭,懿此丹壑幽。

泓澄粲玉砾,半亩如泼油。

岩岰起三板,轰雷溅涛头。

向来澄止面,怒沫喧山丘。

莫作动静观,止性元不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