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给事中童志昂和李商隐无题诗韵南京诸公多和之意盖有寓间出命予属和予村学究也不能外题以为诗姑咏史以复之(其二)

莫向鸿沟觅旧踪,一场春梦五更钟。

也知赐醢缘情薄,岂是分羹爱味浓。

万里使槎来苜蓿,半空仙掌出芙蓉。

濛濛黄雾连天起,不见秦关百二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哲理意味。首句“莫向鸿沟觅旧踪”,以鸿沟象征历史的裂痕,暗示过往已不可寻,引人深思。接下来,“一场春梦五更钟”运用比喻手法,将短暂而美好的时光比作易逝的春梦,五更钟声则代表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也知赐醢缘情薄,岂是分羹爱味浓。”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情感与物质追求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赐醢(酱)与分羹(分享食物),前者可能源于深厚的情感,后者则更多是基于物质的满足,诗人借此探讨了情感与物质在不同情境下的价值与意义。

“万里使槎来苜蓿,半空仙掌出芙蓉。”这两句描绘了远行与仙境的想象,使槎(传说中的木筏)与苜蓿(草本植物)的结合,以及仙掌(传说中的仙人所持之物)与芙蓉(花名)的出现,既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想象,又蕴含着对理想与现实、人间与仙境之间关系的探索。

“濛濛黄雾连天起,不见秦关百二重。”最后两句以黄雾弥漫、视线受阻的形象,象征着历史的迷雾与现实的模糊,秦关百二重(形容关隘众多险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阻隔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不可逾越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与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情感、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联系的反思。

收录诗词(272)

丘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 字:仲深
  • 号:深庵
  • 籍贯:别号海山老
  • 生卒年:1418~1495

相关古诗词

南京给事中童志昂和李商隐无题诗韵南京诸公多和之意盖有寓间出命予属和予村学究也不能外题以为诗姑咏史以复之(其三)

一自铜仙入洛来,天开草昧几云雷。

千年晋水飞龙起,午后周宫控鹤回。

山下玉环啼粉面,岭南金镜忆良才。

绣袍华帽开金统,真信人间有劫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南京给事中童志昂和李商隐无题诗韵南京诸公多和之意盖有寓间出命予属和予村学究也不能外题以为诗姑咏史以复之(其四)

纷纷国步苦艰难,污简千年往事残。

夹马营中香气散,黄龙堆上冻翎乾。

金源运去雠方复,起辇魂惊骨巳寒。

日月齐肩终古见,照天光彩万方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挽李克述先生之表叔

天上仙游去不还,深林暮雨落幽兰。

庚桑过后乡犹稔,贾谊亡来井未乾。

五父衢开防墓合,九歌声断楚山寒。

通家有子今文伯,为发潜光石上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挽茅山隐者

三茅峰下华阳洞,鹤怨猿惊失隐君。

载酒无人问奇字,招魂有客赋骚文。

尘埃长锁杨雄宅,车马频寻白傅坟。

曾记题诗咏高致,不堪哀讣此时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