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曲

若下清塘好,清塘胜若耶。鸳鸯飞镜浦,鸂?睡银沙。

两桨夹螳臂,双榔交犬牙。

照波还自惜,艳色似荷花。

袖惹红萍湿,裙牵翠蔓斜。

大堤东过客,背面在蒹葭。

日落江风起,清歌杂笑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采菱曲》,描绘了一幅清塘采菱的优美画面。首句“若下清塘好”赞美了池塘的清澈,接着“清塘胜若耶”将此地与著名的若耶溪相提并论,暗示其景色之美。诗人通过“鸳鸯飞镜浦,鸂?睡银沙”生动描绘了水鸟的和谐共处,水面如镜,禽鸟悠然。

“两桨夹螳臂,双榔交犬牙”运用比喻,写出采菱人熟练的动作,如同螳螂夹持,双桨交错,富有动态感。接下来,“照波还自惜,艳色似荷花”借菱叶的艳丽色彩,表达了对菱花的欣赏,也暗喻采菱女子的美丽。

“袖惹红萍湿,裙牵翠蔓斜”细致描绘了女子采摘菱角时的情景,衣裙被水草沾湿,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最后两句“大堤东过客,背面在蒹葭”写过路行人看到这一幕,不禁回头欣赏,而女子们则隐没在芦苇丛中,增添了神秘和诗意。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通过采菱的场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恬静生活和女子的婉约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金人击毬图

靺鞨国,鹘产仇,赤药半吐妖狐愁。

夹山丈雪走髑髅,黄羊紫酪薰神州。

丽春堂前春正好,胭脂妆花绒剪草。

君王自作击毬戏,说与郎君莫相恼。

蜚虎帜,蟠龙裘,乌纱顶换银兜鍪。

四垂带绾双白月,玉脑紧贴金笼头。

袒臂交肩捷过鸟,铁棒旋身电光绕。

一阵欢声埽地来,火珠迸落双华表。

盲骨天人赤龙须,火伍要与常人殊。

画工俗笔不可摹,谩作十国朝王图。

于乎五国城,一丸土,不为羊哥封国户。

麒麟脱地地一裂,千古毬场吊禾黍。

形式: 乐府曲辞

金山孤凤辞

肃肃金山凰,凤兮同阿房。

凤兮不凰老,孤鸣在高冈。

幸生一鸑雏,毛羽蔚成章。

鸑雏实不恶,反哺天性良。

坐革枭獍暴,不受雀角伤。

教之六律音,因之唳朝阳。

来仪实有本,凤声益锵锵。

乌乎金山凤,永为百鸟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金台篇

高台起朔方,金色照天光。

上有七十二凤凰,金鼎玉食高颉颃。

王不居,志独苦,拜师礼重心愈下。

群贤起,南西东,国耻一洒黄金空,十年燕雌今日雄。

君不见姑苏何用黄金屋,壄鹿穿花豕衔蓐。

形式: 乐府曲辞

金处士歌

苏州古隐君,实始虞仲,隐居放言,中乎清与权。

次曰澹台氏,言不枝,行不径,未尝匐走诸侯前。

五噫之夫,将其匹联。耕织为业,不废诵与弦。

亦有天随仙配鸱夷子,理钓船。

去之五百年,求继者孰贤。

阖闾古城阴,曰有处士氏曰金。

长身而美髯,风局孤以古,古貌疏且沈。

家不失箴,里不失任。

有馀推与人,矧肯爵禄入吾心。心阙下,足终南。

贫贱易屈,贵富易淫。故大隐在关市,不在壑与林。

凤皇不能引高,神龙不能深深。

人呼为处士,更加贞与逸号,焉知古不如来今。

吾嗟今之士,科隐丘,复事王侯。

行无补阙,言无裨谋,惟禄食是媒。

诡贞而隐,诡逸而休,以为吾人忧。

放而返涧,恚岳陇羞。

闻处士风,其不泚然在颡,岂吾人俦。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