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王广文

未是闲时节,君言百念灰。

栖身庵竹石,适意杖莓苔。

人老无由少,春归却解来。

呼儿烹苦笋,席地共衔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现在并不是悠闲的时候,你说所有的思绪都如灰烬般消散。
我寄身于竹林石屋,只求心情舒畅,手握杖藜漫步在长满莓苔的小径。
人老无法再年轻,但春天总会如期归来。
唤来孩子一起烹煮苦笋,我们就在地上铺开席子,举杯共饮。

注释

闲时节:指悠闲、清闲的时光。
百念灰:形容思绪纷乱,如同灰烬般消散。
庵竹石:简陋的竹林石屋,隐居之处。
杖莓苔:手杖上缠绕着青苔,象征自然与宁静。
无由少:无法回到年轻状态。
春归:春天的到来。
烹苦笋:烹煮野生苦笋,可能寓意生活简朴。
席地:在地上铺席,表示随意而简朴的环境。
衔杯:举杯共饮,表达相聚的欢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汝燧的《访王广文》,通过对友人王广文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首句"未是闲时节"暗示了尽管时令并非清闲,但诗人仍有兴致来访,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君言百念灰"则写出友人内心的超脱,仿佛一切世俗忧虑都已化为乌有。

接下来的两句"栖身庵竹石,适意杖莓苔"描绘了友人的生活环境,简朴而自在,寓居于竹石之间,漫步在莓苔小径,足见其心境的恬淡。"人老无由少,春归却解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不再,唯有春天会如期而至,带来生机。

最后两句"呼儿烹苦笋,席地共衔杯"描绘出一幅与友人共享粗茶淡饭、席地而坐的温馨画面,流露出诗人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深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隐逸生活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288)

赵汝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隐者不遇

两腋乘西风,送我上高岑。

竹根一泉通,石径万木森。

中有隐者居,败屋莓苔侵。

山空人不见,云满挂壁琴。

两鹤出候我,逢迎啄衣衿。

应酬久颇厌,走避不可寻。

谁伴山下去,明月升高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君不见

君不见卢生枕上客邯郸,君不见淳于穴中到槐安。

出将入相群儿仕,赐爵锡邑公主贵。

黄粱未熟已欠伸,清樽尚在遽惊起,人生荣华欢乐亦如此。

双毂昼飞夜旋一弹指,胡不看取二人梦中事。

形式: 古风

听琴

午睡谁扣门,隔篱唤童子。

童子走来报,一二琴道士。

摘茗烹沙铫,推窗拂石几。

高山流水音,屡弹不肯止。

我心本虚淡,无用宫商洗。

渊明未尝弦,妙趣岂假此。

道士颇不乐,拂衣抱琴起。

形式: 古风

泛洞庭

解维武陵岸,江肥雨新止。

兼程趋洞庭,势疾建瓴比。

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

我乃航其间,滉瀁藉一苇。

吏尘贮两袖,到此划湔洗。

黄昏打头风,洪波半空起。

舟子惶束手,喧呼互排诋。

有篙无处著,有缆无地舣。

铁索二百丈,牵猫卧沙底。

进难退不可,簸弄任所以。

巨浪声洪钟,合力撞舟尾。

一撞心一折,通夕不知几。

刻烛验天明,狂势稍披靡。

卷索急飞橹,半昼见涯涘。

危命脱针孔,再生自今始。

人言岳州程,风便五日耳。

漂滞费半月,初意所不拟。

粉堞俄在眼,层楼九霄峙。

凭栏气方豁,东望酸彻髓。

前日我片帆,掀舞怒涛里。

羊肠百八盘,行路难如此。

今知惊浪上,羊肠尚可履。

在家贫亦好,身安门扫轨。

鼾鼻喧午窗,风波尽千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