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入楚宫。
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去秋来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感情的交织。"春红始谢又秋红"表达了时间流转,季节更迭,花开花落的无常,同时也隐含了对逝去美好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息国亡来入楚宫"则透露出诗人可能经历了一些政治上的挫折或变故,被迫离开原来的国家或位置,进入楚地的宫廷。
"应是蜀冤啼不尽"一句中的“蜀冤”通常指的是历史上一些不得志的人物或者事件,而这里则可能暗喻诗人对过去某些事情的无限感慨和遗憾。"更凭颜色诉西风"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之美,以花色传递自己的哀伤与不满。
整首诗通过对春秋景色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怀。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秋拂湖光一镜开,庾郎兰棹好徘徊。
遥知月落酒醒处,五十弦从波上来。
巴字江流一棹回,紫袈裟是禁中裁。
如从十二峰前过,莫赋佳人殊未来。
负谴虽安不敢安,叠猿声里独之官。
莫将彩笔闲抛掷,更待淮王诏草看。
片帆飞入峡云深,带雨兼风动楚吟。
何似玉堂裁诏罢,月斜鳷鹊漏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