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扪葛敲幽户,空山得遍观。
云离朝拜石,苔积上升坛。
秋晚涧声涩,月明松影寒。
真人不可遇,谁复此烧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隐秘洞府的画面。"扪葛敲幽户",诗人轻轻触摸着葛藤,叩响了隐藏在寂静山林中的神秘门户,展现了探索者的虔诚与期待。"空山得遍观",表达了诗人得以在空旷的山中尽情游览,享受自然的宁静与深邃。
接下来的两句,"云离朝拜石,苔积上升坛",通过云彩环绕石头如同朝圣,以及青苔覆盖的升坛,暗示了洞穴内可能存在的道教修行场所,充满了神秘和神圣的气氛。"秋晚涧声涩,月明松影寒",描绘了秋夜的清凉,涧水潺潺声在夜晚显得低沉,明亮的月光洒在松树上,投下清冷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寂寥的氛围。
最后,诗人感叹"真人不可遇,谁复此烧丹",表达了对仙人般的高人隐士的追寻,却意识到这样的境界难以寻觅,无人再在此地修炼丹药,流露出一丝失落与向往。整首诗以写景抒怀,寓言性地表达了对超凡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奈。
不详
市桥劳送别,转影又经时。
几度月圆夜,独行谁共时。
菊寒开欲遍,书远到应迟。
西瀑成庵未,幽楼莫负期。
桥巷低临水,数家深掩门。
路穷生寂寞,人渡更黄昏。
风色占帆席,潮痕认柳根。
岸回林影暝,渔火满沙村。
古观门幽寂,来游亦夙缘。
林堪巢老鹤,坛可礼真仙。
秋晚寒生屋,雨深苔印砖。
旧藏多御赐,应识尚留传。
路僻今芜翳,寒厨尚起烟。
僧依三佛住,门与数峰连。
雨润苔封塔,年深竹覆泉。
创时灵异事,犹有断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