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和鲜于大夫子骏

赠君珊瑚夜光之角枕,玳瑁明月之雕床。

一茧秋蝉之丽縠,百和更生之宝香。

秾华纷纷白日暮,红颜寂莫无留芳。

人生失意十八九,君心美恶那能量。

愿君虚怀广末照,听我一曲关山长。

不见班姬与陈后,宁闻衰落尚专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行路难和鲜于大夫子骏》中的片段。诗人以珊瑚夜光角枕和玳瑁雕床等珍贵物品比喻友人的华丽生活,暗示其如秋蝉般短暂的美丽。接着,诗人感慨时光易逝,红颜不再,人生多有不如意之事,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担忧。

"人生失意十八九,君心美恶那能量",这两句直抒胸臆,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人心的难以预测。诗人希望友人能保持开阔的心胸,接纳世间的纷扰,倾听他的劝告,如同关山长歌,寓意深远。

最后两句"不见班姬与陈后,宁闻衰落尚专房",通过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即使面临困境,也应坚守自我,不因外界变迁而改变初衷。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晁补之诗歌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其一)

洁腹不受污,昔人因食薇。

薇亦周土生,悲哉怀永饥。

武王与周公,圣德天动威。

奈此二子何,犹叹安适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其七)

古人重生男,豚酒庆亲戚。

桑弧射四方,言有四方役。

奉璋比德性,堕地要膂力。

如何晋公子,安乐忘所适。

形式: 古风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其二)

霏雨晚沾裳,零霜晓被路。

驱车叹时迈,所遇一无故。

悠悠天地宇,万物各有聚。

閟我冰雪姿,幽居从可住。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西归七首次韵和泗州十五叔父(其三)

暮投古店宿,夜闻狐狸嘷。

仆夫告行迈,起视月尚高。

清霜来何许,不觉满我袍。

逆舍良非时,求前兹已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