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钟山

钟山常在望,惆怅有谁登。

蹑履过灵谷,披云拜孝陵。

荒途迷乱草,深涧咽寒冰。

香火馀宫监,悲凉向野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钟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感。

首句“钟山常在望”,点明了钟山作为诗人视线中永恒的存在,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对钟山的探访与思考。接着,“惆怅有谁登”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钟山美景的向往,也暗含着对无人共赏的遗憾和孤独之感。

“蹑履过灵谷,披云拜孝陵。”这两句具体描述了诗人登山的过程。通过“蹑履”、“披云”等动作,生动地展现了登山的艰难与壮丽景色。拜谒孝陵,则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感慨,体现了诗人的历史情怀。

“荒途迷乱草,深涧咽寒冰。”这两句描绘了钟山沿途的自然景象,荒芜的小路、杂草丛生、深涧中的寒冰,营造出一种苍凉而静谧的氛围,与前文的壮丽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

最后,“香火馀宫监,悲凉向野僧。”这两句则转向了对钟山寺庙的描写,香火缭绕,宫监(可能是庙宇的管理者)的身影与野僧的对话,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宗教的宁静。整个画面充满了时间的流逝感和生命的沉思,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收录诗词(3)

大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竹湛

数家烟树里,竹湛最佳名。

茅屋经秋补,山田隔岁耕。

残阳归牧笛,零露咽虫声。

更遇村翁说,生平未入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过东寺晤天逸兄,别来已二十六年,白头相对慨然有作

吴天楚地两茫茫,尺素难凭雁寄将。

隔绝五千馀道路,俄经二十六星霜。

只疑相对还成梦,敢定重逢在此方。

顾我青年悲失恃,羡君白发奉高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渔父图

东西南北任遨游,万里长江一叶舟。

梦里不知身是客,醒来大地忽新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玄墓看梅二首(其一)

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

晴云度影迷三径,暗水流香冷一溪。

僧寺多藏深树里,人家半在夕阳西。

登临更上朝元阁,满壁苔痕没旧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