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子

王夫子,送君为一尉,东南三千五百里。

道途虽远位虽卑,月俸犹堪活妻子。

男儿口读古人书,束带敛手来从事。

近将徇禄给一家,远则行道佐时理。

行道佐时须待命,委身下位无为耻。

命苟未来且求食,官无卑高及远迩。

男儿上既未能济天下,下又不至饥寒死。

吾观九品至一品,其间气味都相似。

紫绶朱绂青布衫,颜色不同而已矣。

王夫子,别有一事欲劝君,遇酒逢春且欢喜。

形式: 古风

翻译

王夫子啊,我送你去做一个小县尉,要到东南方向三千五百里的地方。
虽然路途遥远职位低微,但每月的俸禄足以养家糊口。
男子汉大丈夫读古人的书,系上腰带收敛手脚去从政。
近处任职是为了养家糊口,远处则是为了辅佐国家治理。
辅佐国家需要等待时机,屈身低位不应视为耻辱。
如果命运未到暂且求得温饱,官职无论高低远近都可接受。
男子汉上不能拯救天下,下也不至于饿死冻僵。
我看九品到一品的官职,其实味道都差不多。
紫色绶带、红色丝带和青色布衣,只是颜色不同罢了。
王夫子,还有一件事想劝告你,遇到美酒和春天就尽情欢喜吧。

注释

王夫子:指王安石,这里是对他的尊称。
一尉:指最低级别的军官或地方官。
月俸:每月的薪俸。
束带: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正式的身份。
徇禄:追求俸禄,即做官。
佐时理:辅助国家治理。
紫绶:古代高级官员的绶带,代表地位。
朱绂:红色的丝带,也是高官的标志。
青布衫:普通官员或百姓的衣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和对其前途的祝愿。诗中的“王夫子”应是作者对朋友的尊称或昵称。

开篇即道出送君之远,“东南三千五百里”,展现了一种深情厚谊的情感。接着,“月俸犹堪活妻子”表明尽管途程遥远,职位较低,但只要能养家糊口,就是最大的安慰。

“男儿口读古人书,束带敛手来从事”,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让他以古人为榜样,努力工作。

诗中还提到“近将徇禄给一家,远则行道佐时理”,表达了朋友在近处可养家,在远方亦能治理国家之意。“行道佐时须待命”显示了一种对命运的顺从态度,而“委身下位无为耻”则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宁愿委屈自我而不求高官厚禄的高尚品格。

随后,“男儿上既未能济天下,下又不至饥寒死”,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前途的担忧和祝福,希望他既不能拯救世界,也不要落到饥饿寒冷的地步。

“吾观九品至一品,其间气味都相似。紫绶朱绂青布衫,颜色不同而已矣”,则是通过对官服颜色的描述,表达了对官职高低本质上并无大异的看法,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官位等级划分的超然态度。

最后,“王夫子,别有一事欲劝君,遇酒逢春且欢喜”,是诗人的叮咛和祝愿,让朋友在遇到美酒好时光时,要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一句也体现了白居易擅长的人情味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见萧侍御忆旧山草堂诗因以继和

琢玉以为架,缀珠以为笼。

玉架绊野鹤,珠笼锁冥鸿。

鸿思云外天,鹤忆松上风。

珠玉信为美,鸟不恋其中。

台中萧侍御,心与鸿鹤同。

晚起慵冠豸,闲行厌避骢。

昨见忆山诗,诗思浩无穷。

归梦杳何处,旧居茫水东。

秋闲杉桂林,春老芝朮丛。

自云别山后,离抱常忡忡。

衣绣非不荣,持宪非不雄。

所乐不在此,怅望草堂空。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邓州路中作

萧萧谁家村,秋梨叶半坼。

漠漠谁家园,秋韭花初白。

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

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

去乡徒自苦,济世终无益。

自问波上萍,何如涧中石。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邓鲂张彻落第

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

寒松无妖花,枝下无人行。

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

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

众目悦芳艳,松独守其贞。

众耳喜郑卫,琴亦不改声。

怀哉二夫子,念此无自轻。

形式: 古风

长安早春旅怀

轩车歌吹諠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芽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