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

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

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紫色山峰之西是清澈的渭水东流,郊外野烟弥漫在夕阳的余晖中。
风吹荷叶显得萧瑟而稀疏的绿色,水蓼花残败孤独地红着。
我厌倦了宦海浮沉,你也有失落的心绪,可叹我们对秋日思绪的感受相同。

注释

紫阁峰:指长安的终南山,古代皇宫的官署多建于山下,此处代指朝廷。
清渭东:渭河的东边,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经陕西西安。
野烟:田野间的薄雾或炊烟,描绘乡村景象。
风荷:被风吹动的荷叶。
萧条绿:形容荷叶因秋风而显得稀疏、凋零。
水蓼:一种水生植物,开白色或淡红色小花。
残花:凋谢的花朵,象征衰败和消逝。
寂寞红:形容水蓼花在秋天的孤独与凄美。
宦游:指在外做官,宦海指官场。
失意:不称心如意,心情沮丧。
秋思:秋天引发的思绪,常与离别、忧愁相关。
两心同:两颗心有相同的情感体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紫阁峰西清渭东,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壮丽的山水画卷,紫阁峰雄伟而清渭河水清澈,构成一派静谧的田园风光。野烟深处夕阳中,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微妙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情怀。

接下来的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更是秋意盎然。风吹过荷叶,发出沙沙声响,而水中的蓼花虽已凋零,却仍散发出淡淡的红色,显示出生命力和美丽即便在衰败中也不减。

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我厌宦游君失意,表露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友人的思念。宦游,即为官之人四处奔波的生涯,诗人对此感到厌倦。"可怜秋思两心同"则是对远方朋友共同怀抱秋思的感慨,表达了相知相惜的情谊。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更通过这些自然景象深化了个人情感和人际关系的主题,是一首融合了山水田园与个人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吟四虽

酒酣后,歌歇时。请君添一酌,听我吟四虽。

年虽老,犹少于韦长史。命虽薄,犹胜于郑长水。

眼虽病,犹明于徐郎中。家虽贫,犹富于郭庶子。

省躬审分何侥倖,值酒逢歌且欢喜。

忘荣知足委天和,亦应得尽生生理。

形式: 古风

听弹古渌水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阴下,竟日有馀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听琵琶劝殷协律酒

何堪朔塞胡关曲,又是秋天雨夜闻。

青冢葬时沙莽莽,乌孙愁处雪纷纷。

知君怕病推辞酒,故遣琵琶劝谏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吴中好风景二首(其一)

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

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

海天微雨散,江郭纤埃灭。

暑退衣服乾,潮生船舫活。

两衙渐多暇,亭午初无热。

骑吏语使君,正是游时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