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虞城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对七弦琴水的独特情感。开篇“虞城枕山麓,七水流如弦”以山水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仿佛那流动的水流如同琴弦般轻柔悦耳。接着,“昔人肇嘉名,千古称琴川”,赞美了前人的命名之妙,使得这条河流在历史长河中获得了“琴川”的美称,寓意深远。
诗人自述年轻时在此地结庐居住,“每得琴中趣,不暇丝桐传”,表达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即使没有机会亲自弹奏丝桐(古代乐器),也能从自然界的和谐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最后,“此意常自知,脉脉无与言”,流露出一种内心的独白,虽然无人能懂,但这种深藏于心的情感却始终伴随着他,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自我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音乐艺术的深情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