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啸

上东门东羯雏啸,宁馨王郎识奇兆。

单车快马追不还,宁知夜死排墙间。

当时预恐乱天下,天下苍生竟谁误。

一家三窟本身图,青州非羯还非胡。

何须更叹东门雏。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东门啸》描绘了一幅紧张而富有戏剧性的画面。首句“上东门东羯雏啸”,以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种不安的气氛,暗示着某种危机或不祥之事即将发生,如同雏鸟在城门东边发出警告的啼鸣。"宁馨王郎识奇兆",点出主人公王郎,他似乎能洞察这一奇异的征兆。

接下来的诗句“单车快马追不还”描绘了紧迫的追逐场景,暗示着有人试图阻止或挽回什么,但已来不及。“宁知夜死排墙间”进一步揭示了事件的严重性,可能是指一场暗中发生的冲突或谋杀,发生在夜晚且地点隐秘。

诗人接着感慨:“当时预恐乱天下,天下苍生竟谁误。”表达了对动荡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导致这一切的未知责任者的质疑。"一家三窟本身图"暗示了某些人为了自保而精心布局,试图在多处寻求庇护。

最后,“青州非羯还非胡”揭示了一个复杂的政治背景,青州既不是羯族也不是胡人势力的范围,暗示着这场混乱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权力斗争和民族矛盾。末句“何须更叹东门雏”则是对起始那声啸叫的回应,认为无需再为这早先的警示而叹息,因为事情已经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紧凑的叙事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明朝社会动荡时期的一个侧面,揭示了权力斗争与人心惶惶的复杂局面。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南风叹

夕阳亭前车不发,南风吹尘暗城阙。

凌云醉客噤不言,蛙声乱起华林园。

城头鹿车走碌碌,洛阳少年美如玉。

宫中夜半牝鸡啼,千门万户皆翻覆。

金墉城,城近远,朝来暮去谁能免?

九原若见杨家姑,应问妇来何太晚。

形式: 乐府曲辞

闻鸡行

城头鸡鸣声不恶,祖生夜舞司州幕。

南来击楫向中流,杀气横秋尽幽朔。

手提一剑驯两龙,黄河以南无战锋。

十州父老皆部曲,谁遣其儿作都督。

中原未清壮士死,遗恨吴江半江水。

形式: 乐府曲辞

晋之东

西晋盛,南风竞,二十四友皆为佞。

北师来,东海追,四十八王皆不归。

前奉觞,后执盖,忠臣洒泪翻就害。

万里中原士马空,铜驼尚在宫门外。

宋家二帝俱入金,神州陆沉古犹今。

黄旗紫盖渡江水,碧嵩清洛愁人心。

晋之东,非失据。宋之南,竟何处?

形式: 乐府曲辞

伯仁怨

呼伯仁,百口累。

卿卿不闻伯仁出,醉叱群奴杀诸贼。

卿负我,我负公,军中应对声如钟。

三言不答二贤死,义未灭亲先杀士。

君不见王彬哭友不拜兄,幽冥未必无知己。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