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咏诗(其一)心

金翅鸟命终,骨肉尽消散。

唯有心不化,圆明光灿烂。

龙王取为珠,照破诸黑暗。

转轮得如意,能救一切难。

如何在人中,日用而不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金翅鸟的比喻,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心灵的本质与作用。金翅鸟象征着生命与物质的存在状态,其“骨肉尽消散”描绘了物质世界的无常与短暂,而“心不化”则强调了心灵的永恒与不变。通过“圆明光灿烂”的描述,诗人赞美了心灵的光明与智慧。

接着,诗人借由“龙王取为珠,照破诸黑暗”这一情节,形象地展示了心灵之光能够穿透世间的种种困惑与苦难,如同明灯照亮黑暗,给予人们指引与希望。进一步,“转轮得如意,能救一切难”则表达了心灵的力量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如何在人中,日用而不见?”这一问句,引人深思,提示我们虽然心灵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忽视或误解。这句诗鼓励读者去发现并珍视内心的力量,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以实现更深层次的自我成长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心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具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

收录诗词(47)

德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咏诗(其二)无常

法性本无常,亦不堕诸数。

譬彼空中云,当体即常住。

圣凡皆过客,去来无二路。

是生不是生,非新亦非故。

智眼明见人,此外何所慕。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六咏诗(其三)苦

梦入大火聚,怕怖多慞惶。

正当苦恼时,滴水便清凉。

水尽火复然,念慕何慨慷。

及至醒眼观,向者谁悲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六咏诗(其四)空

须弥横太虚,大地浮香海。

六尘蔽性天,四大遍法界。

劫火洞然时,此个坏不坏。

何必待烧尽,然后无障碍。

形式: 古风

六咏诗(其五)无我

一水作众味,酸咸苦辣具。

以本淡然故,而能成众事。

若实不随者,安肯随他去。

唯有不随者,谁能识此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