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贯道求双幅图

江郎平生笔五色,戏遣秀句为奇石。

好绢自作凌乱光,万里须论才咫尺。

大儿小儿何足誇,右丞北苑有等差。

孤舟自横天拍水,江南江北多云沙。

形式: 古风

翻译

江郎一生擅长使用五彩斑斓的笔墨,随意写下优美的诗句就像奇形怪状的石头。
即使是上好的丝绸,其光泽也会显得杂乱无章,但千里之才华,只在方寸之间得以展现。
大儿子和小儿子的才华并不值得夸耀,比起右丞相在北苑的作品,还是有差距的。
独自一叶扁舟横于水面,拍打着天边的波涛,江南江北尽是漫天的云沙景色。

注释

江郎:指南朝文学家江淹,以其才情著称。
五色:形容笔墨色彩丰富。
凌乱光:形容丝绸光泽纷乱。
右丞:古代官职,此处指某位右丞相。
孤舟:形容独自一人的小船。
云沙:形容地势辽阔,云雾弥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名为《从贯道求双幅图》。诗中通过对笔墨纸张的描绘和对画家技艺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书画艺术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人从贯道才华的认可。

首句“江郎平生笔五色”,点明了画家的高超技艺,能以一支笔绘制出五彩斑斓的图景。接着,“戏遣秀句为奇石”则是说画家用自己的才华创作出的佳作,就如同奇特的岩石一般令人赞叹。

“好绢自作凌乱光,万里须论才咫尺”,这里的“好绢”指的是上好的绢纸,而“自作凌乱光”则是说画家在这优质的绢纸上自如地挥洒,创造出迷人的艺术效果。后半句强调了对才华的评价,不仅限于近处,即便是在遥远万里的距离,也能感受到其才情的深厚。

“大儿小儿何足誇,右丞北苑有等差”中,“大儿小儿”可能是指作者与友人从贯道之间的亲昵关系,而“右丞北苑有等差”则是在说即便在不同的位置和环境下(如右丞北苑),也能看到他们艺术才华的体现。

最后两句,“孤舟自横天拍水,江南江北多云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情景。孤舟在天空与水面之间自如地航行,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也隐含了诗人对于书画艺术的追求和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誉,展现了作者对书法绘画艺术的热爱,以及对才华高超之人的尊重。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以淮白寄公卷

淮鱼泼泼初饱霜,赪尾宁数河之鲂。

即今谁独可寄似,风味高彻惟曾郎。

曾郎结发傍辇毂,黄羊旧厌官厨肉。

藜藿奚为便作魔,九年雷绕羁臣腹。

羁臣曩者仆射儿,裘马讵省论轻肥。

诗书堆床四壁立,畴昔裋褐操锄犁。

侬亦大是穷相人,小黠不足痴无伦。

江南江北白月底,簸弄扁舟天不嗔。

正须晚菘冒香枨,馀生要此一釜羹。

别来曷如姑问讯,看取老子终骑鲸。

形式: 古风

元日

秃雪盈巾面欲黧,三间茅屋傍淮湄。

北湖不道无炊米,也向衡门贴画鸡。

形式: 七言绝句

元老见过因诵新诗

西风动湖海,木落蓬户幽。

稍回长者车,聊以销我忧。

脱巾哦新诗,爽气凌高秋。

萧然漂转馀,文字慵雕锼。

老骥语尤壮,屹屹孰与俦。

一笑曾莫逆,未觉悲淹留。

岁晚馀粳稻,呼儿具肴羞。

蔬畦绿可撷,浊酒供献酬。

平生山林姿,绝意宫锦裘。

黄鸡忽登俎,岂羡烹全牛。

念昔佐帷幄,饮甘佩吴钩。

沧波会入手,此事非人谋。

羲和驱白日,疾游无停辀。

散发倚前槛,江天云自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劝耕神堂快活林

小雨尚复连清明,晴鸠撩我争唤晴。

馀寒不奈残春酒,迟日初斜细柳营。

黑貂强脱行作吏,白发浑生来劝耕。

树底树头牵老眼,几时乔木有莺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