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耕神堂快活林

小雨尚复连清明,晴鸠撩我争唤晴。

馀寒不奈残春酒,迟日初斜细柳营。

黑貂强脱行作吏,白发浑生来劝耕。

树底树头牵老眼,几时乔木有莺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小雨还在延续到清明时节,晴天的斑鸠吵闹着呼唤晴朗。
余寒未消,残春的酒意使我抵挡不住,傍晚的阳光斜照在细细的柳树营旁。
穿着黑色貂皮衣勉强去做官吏,满头白发却只能劝说人们去耕种。
我在树下树梢间凝视,何时才能听到高大的树木中鸟儿的鸣叫。

注释

小雨:连续的小雨。
清明:清明节。
晴鸠:晴天的斑鸠。
撩:吵闹。
馀寒:残留的寒意。
残春酒:春天将尽的酒。
迟日:傍晚的阳光。
细柳营:细柳树环绕的地方。
黑貂:黑色貂皮衣。
行作吏:勉强去做官。
浑生:满头。
劝耕:劝人耕种。
树底树头:树下树梢。
乔木:高大的树木。
莺鸣:鸟儿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开篇"小雨尚复连清明,晴鸠撩我争唤晴"两句,通过细雨和鸠鸟的鸣叫,展现了初春时节的湿润与生机。接着"馀寒不奈残春酒,迟日初斜细柳营",诗人通过对待春天的不舍和对残余寒冷的无奈,以及细长柳枝随阳光摇曳的景象,表现了对春意的珍惜与享受。

"黑貂强脱行作吏,白发浑生来劝耕"两句,则转换了视角,描绘了一位官员(黑貂指的是貂皮制成的官帽)在田间执勤,并有白发老人前来劝说农事。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社会生活的一幕,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最后"树底树头牵老眼,几时乔木有莺鸣"两句,通过老人的眼睛在树梢和树根之间徘徊,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乔木指的是高大茂密的树木,而莺鸣则是美好的声音),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未来美好愿景的深情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与描绘技巧,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农业和农民生活的尊重。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太和道中和颐字韵

茏葱峭茜朝日微,时出奇诡解我颐。

已听胡笳有韵曲,更行摩诘无声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少冯约同赵伯山饮赠伯山

顷闻赵伯山,亦复哦其诗。

今者得会面,真能解人颐。

往时黄宜州,句法天下奇。

平生老婆相,不救枯肠饥。

或架屋下屋,辛苦仅得皮。

君看赵伯山,独将圣僧骑。

维舟都梁岸,捉手那复疑。

欢然悦情话,似有宿昔期。

吾友吕少冯,办此一笑嬉。

莫论夜如何,明发当语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无著以东坡西湖观月听琴诗示予因次韵

白月在湖底,脱冠睇微云。

从来雍门恨,世上惟有君。

往时东坡老,为子持一樽。

东坡只饭豆,未办汁滓醺。

独爱三昩语,昵昵出断纹。

东坡拍手笑,俗耳曾不闻。

延州亦穷相,坐睡徒昏昏。

都梁固高彻,淮水元自浑。

形式: 古风

无著有还玉涧之意作诗留之

淮山谁言钝滞人,沙雁求群正如许。

先生掉头嗟奚为,要著行缠抱琴去。

径须摺折楖栗杖,我曹穷措有妙处。

时时覆钵过桥来,白头看打僧伽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