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西迁国之亡天也歌以纪之

吴峰一发暮云孤,愁向湘累讯故都。

凤去只馀韶乐在,雁来还有帛书无。

杏坛有客陈孤注,平陇何人复五铢。

歌彻黍离风雨恶,南山深处叫乌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黄昏时分,吴地山峰上孤零零的暮云飘荡,我的忧愁向湘江水神询问旧日的京都。
凤凰已逝,只剩下美好的音乐留存,大雁南飞,是否带来了任何书信消息。
杏坛之上,有人独自研究着深奥的学问,平野之上,又有谁还在使用古老的五铢钱呢。
歌声唱尽了《黍离》的哀伤,风雨交加,深山之中传来乌鸦的叫声。

注释

吴峰:吴地的山峰。
湘累:湘水中的水神,这里借指古代的首都湖南。
韶乐:古代的优美音乐。
帛书:古时用丝绸写的信件。
杏坛:孔子讲学的地方,后泛指教育场所。
五铢:古代中国的货币单位。
黍离:诗经篇名,表达亡国之痛。
南山:指南方的高山。
乌乌:乌鸦的叫声。

鉴赏

这首宋诗《江南西迁国之亡天也歌以纪之》通过描绘吴地山峰上的孤独暮云和湘江边的哀愁,表达了亡国之痛和对故都的深深怀念。"凤去"象征着昔日的繁华不再,只剩下韶乐回荡,暗示了王朝的衰落;"雁来还有帛书无"则借鸿雁传递消息的传统,表达对朝廷音信断绝的忧虑。

诗人进一步将视线投向杏坛,那里的学者还在为亡国之事做深入研究,而平陇之地无人再行五铢钱的使用,暗示了社会经济的凋敝。"歌彻黍离风雨恶"引用《诗经·王风·黍离》,寓言亡国之悲,风雨交加,气氛凄凉。最后,诗人以乌鸦在南山深处的叫声作结,渲染出一种悲凉、绝望的氛围,寓意国家命运的无可挽回。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12)

唐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其二)

同时人物今犹昨,只有先生死朔方。

殿下青衣晋天子,窖间白发汉中郎。

平生东海心犹壮,千古西山骨亦香。

三复累臣吟啸集,天荒地老气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其三)

谁把南牙压武夫,到头还似二公无。

矢心海上逃秦爵,努力山中匿赵孤。

赤羽星沈迷辇凤,红旗风劲逐樯乌。

三神杳眇人何在,留取丹心付董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其一)

咄咄薰风梦已灵,手提孤注竟逃盟。

南冠入海五百客,北旆归燕七十城。

自信丹心终徇国,只惭白面不知兵。

二爻无遁公知否,底事吴门变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怀黄小牧

瓠俎桑弧莅旧盟,天将吾道寄山林。

梧桐卧雨鱼生釜,梅坞吟云鹤伴琴。

海上苏卿今白发,山中杜甫老丹心。

拟呼尊酒论今古,黄叶萧萧楚水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