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作尉古来清,况于干越城。
舟中雨新足,溪上水初生。
苍獭出还没,素鸥飞且鸣。
休将五色棒,欲取洛阳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馀干李少府》,通过对余干县尉职责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地方官清廉的形象。"作尉古来清,况于干越城",表达了对李少府担任此职的赞誉,强调了尉官的传统清正,尤其是在地理位置偏远的干越之地。接下来的"舟中雨新足,溪上水初生",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清新宁静的环境,象征着政事的顺利和民生的复苏。
"苍獭出还没,素鸥飞且鸣",以生动的动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当地的自然和谐,也寓含了对友人的祝福。最后两句"休将五色棒,欲取洛阳名",劝诫李少府勿因追求虚名而滥用职权,希望他保持清廉本色,不求显赫名声,而是真心实意为百姓服务。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寄寓了对友人品德期许和对地方治理理念的送别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匹马易为秣,单车长是轻。
秋风来栈道,宿雨度关城。
石上树林暗,山根江水明。
桐花凤何似,归日为将行。
青山峡里桐庐郡,七里滩头太守船。
云雾未开藏宿鸟,坡原将近见烧田。
养茶摘蕊新春后,种橘收包小雪前。
民事萧条官政简,家书时问霅溪边。
西接都门才百里,压城残雪照牙旗。
风烟古是诸侯国,雁鹜新来仆射陂。
馈食且依当日具,铸刑无改昔人为。
浓薰旧舍青绫被,不越常衙睡足时。
内史九江行,潦收波已清。
何时鹢舟上,远见炉峰迎。
野色连葭菼,秋香荐橘橙。
寒潮如特送,不肯过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