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

匹马易为秣,单车长是轻。

秋风来栈道,宿雨度关城。

石上树林暗,山根江水明。

桐花凤何似,归日为将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一匹马容易喂养,单车出行常感孤单。
秋风吹过栈道,连夜的雨穿越了关隘城池。
石头上的树林显得阴暗,山脚下的江水却清澈明亮。
桐花盛开的凤凰鸟啊,你像不像在问我回家的日子何时将至?

注释

匹马:单独的一匹马。
易:容易。
秣:饲料。
单车:一辆简单的车。
长是:常常感到。
轻:孤单。
秋风:秋季的凉风。
栈道:古代建在悬崖峭壁上的道路。
宿雨:过夜的雨。
度:穿过。
关城:边关城市。
石上:石头之上。
树林暗:树林显得阴暗。
山根:山脚下。
江水明:江水清澈明亮。
桐花:梧桐树的花朵。
凤:凤凰。
何似:像什么。
归日:回家的日子。
将行:即将出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余中舍知汉州德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余中舍即将前往汉州德阳任职的送别之情。首句“匹马易为秣,单车长是轻”以匹马和单车的意象,暗示友人行程的孤单与旅途的艰辛,但也寓含了对友人轻装简行、易于适应新环境的赞赏。

接下来,“秋风来栈道,宿雨度关城”描绘了秋风吹过栈道,连绵的雨穿越关城的画面,既渲染了旅途的气候特点,也暗含了友人即将面临的环境挑战,寄寓着关切之情。

“石上树林暗,山根江水明”两句,通过对比石上树林的阴暗与山脚江水的明亮,展现出沿途景色的鲜明变化,寓言友人的旅程将从险峻到开阔,寓意希望他能顺利过渡。

最后,“桐花凤何似,归日为将行”以桐花凤的传说作结,表达对友人如凤凰般才华横溢,期待他在赴任之日能展翅高飞,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深意,展现了送别的深情与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余少卿知睦州

青山峡里桐庐郡,七里滩头太守船。

云雾未开藏宿鸟,坡原将近见烧田。

养茶摘蕊新春后,种橘收包小雪前。

民事萧条官政简,家书时问霅溪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余郎中知郑州

西接都门才百里,压城残雪照牙旗。

风烟古是诸侯国,雁鹜新来仆射陂。

馈食且依当日具,铸刑无改昔人为。

浓薰旧舍青绫被,不越常衙睡足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余驾部江州

内史九江行,潦收波已清。

何时鹢舟上,远见炉峰迎。

野色连葭菼,秋香荐橘橙。

寒潮如特送,不肯过湓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吴仲庶殿院使北

汉朝重结单于好,岁遣名臣礼数增。

紫鼠皮裘从去著,飞龙厩马借来乘。

天寒将遇碛中雪,鼻息暗添髭上冰。

定见南鸿起归思,家书欲寄不堪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