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其一)

薄游寒暑换,仍自滞孤城。

华发看人事,浮云识宦情。

拂衣驱病色,悬榻避时名。

但欲眠清昼,相嘲任友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攀龙在秋季的一次短暂旅行中,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官场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运用了“薄游”、“寒暑换”、“滞孤城”等词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独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华发看人事”、“浮云识宦情”,诗人将个人的衰老与世态炎凉、官场的变幻无常联系起来,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拂衣驱病色,悬榻避时名”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官场名利的超脱态度,他选择拂去身上的病态,远离世俗的名利,以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自由。最后,“但欲眠清昼,相嘲任友生”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的白天里沉睡,与朋友嬉笑打趣,享受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体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独立和精神自由的决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秋日(其二)

此物还堪惜,何官不可休。

驱驰如昨日,药饵更清秋。

名已千人废,家徒四壁愁。

南山归自好,沮溺本同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其三)

倦游非一日,乘兴复三秦。

多病难为客,浮名喜中人。

未堪沈案牍,何以走风尘。

祖帐东门外,贤哉一老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秋日(其四)

还乡明日事,可奈簿书劳。

弃置看同病,风尘避二毛。

酒如泾水浊,枕对华山高。

不是清秋色,何人见反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其一)

城头片雨悬,客醉㟙湖边。

酒奈榴花妒,人堪桂树怜。

五丝还令节,双鬓抵流年。

莫蹋王孙草,淮南赋已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