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吾衰驹隙短,君去塞云高。
嘉会生难再,离心别后劳。
风霜随客路,药饵仗儿曹。
何日还三径,音书附羽毛。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方苞所作的《送杨黄在北归》。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杨黄即将北归的不舍与祝福之情。
首联“吾衰驹隙短,君去塞云高”以“驹隙”比喻时光短暂,暗示诗人年老体衰,而友人杨黄即将远行,留下的是高远的边塞云彩,预示着离别的沉重与遥远。
颔联“嘉会生难再,离心别后劳”点明了相聚的难得和离别的痛苦。诗人感慨与友人的相聚不易,离别之后思念之情更显沉重。
颈联“风霜随客路,药饵仗儿曹”描绘了友人旅途中的艰辛,风霜相伴,需要依靠儿子照料,体现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担忧。
尾联“何日还三径,音书附羽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盼,以及希望友人能通过书信传递平安的消息。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不详
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不拜称元诏,甘爰十族书。
壮心同岳柱,寒骨委江鱼。
天壤精英在,衣冠想像馀。
拜瞻常怵惕,忠孝捡身疏。
高皇肃人纪,义气忾环瀛。
作庙褒余阙,开关送子英。
微臣知国耻,大节重科名。
呜咽穷泉路,应随正学行。
欲践曹娥迹,孤嫠谁保持。
门缨中有变,节孝两无亏。
七十不环瑱,千秋作表仪。
忠魂应少慰,有女是男儿。
盛夏轩车至,精强倍往时。
谁知交手别,永与故人辞。
六郡迟膏雨,三吴满涕洟。
衰残失素友,愁病更难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