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关感怀献送相公

五月倾朝谒紫宸,一朝无分在清尘。

含香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邻。

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

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五月里清晨拜见皇宫,忽然间失去了在官场的地位。
曾经的香气飘散,不再担任星郎这样的高官,只希望能像婺女星邻近一样朴素生活。
审理案件时我曾是个平凡的官吏,原本就是农民出身,懂得农事。
如今不知如何报答公正之道,只想如同滋养生命一样去滋养百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五月初一因故不能进入京城,表达了他对现状的感慨与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遭遇的描述,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五月倾朝谒紫宸" 这句诗描绘出官员本应在春日里奔波于朝廷,却因故未能如愿,这种无奈与失落之情已初现端倪。"一朝无分在清尘" 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感到自己与朝廷之间似乎已经产生了一种隔阂,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似乎被忽视。

"含香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邻" 这两句诗转向了个人生活的记忆。"含香" 指的是美好事物的消逝,而"星郎位" 则暗示了作者可能曾有过高远的志向或是官职。"衣锦惟思婺女邻" 这句话则带有一丝乡愁,表明作者在异地为官时,常会思念家乡的亲人和美好的情感联结。

接下来的"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 两句,则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过去经历的一种反思。"折狱" 可能指的是处理法律案件的职责,而"劝农" 则显示了作者在担任地方官时曾致力于鼓励和帮助农业生产,体现出一种为民服务的精神。

最后两句"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 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寄托。这里的"知将何事" 暗示着作者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只养生灵似养身" 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和精神修养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挫折感以及对更高精神追求的向往。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友人话别

论交虽不蚤,话别且相亲。

除却栖禅客,谁非南陌人。

半生都返性,终老拟安贫。

愿入白云社,高眠自致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太和公主还宫

天骄发使犯边尘,汉将推功遂夺亲。

离乱应无初去貌,死生难有却回身。

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

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长安书事寄所知

帝里本无名,端居有道情。

睡魂春梦断,书兴晚窗明。

老拟归何处,闲应过此生。

江湖终一日,拜别便东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长安即事

长遇豪家不敢过,此身谁与取高科。

故园久绝书来后,南国空看雁去多。

中夜永怀听叠漏,先秋归梦涉层波。

愁人白发自生早,我独少年能几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