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松隐者巢居处,上有屏山下藉溪。
花径夕阳眠鹿豕,钓矶春雨集凫鹥。
十年种木春林远,万卷藏书草屋低。
久欲相从扣羲画,负琴长往碧岩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隐逸的画面。首句“云松隐者巢居处”点出诗人所描绘的是一个云雾缭绕的松林中,隐士的居所。接下来的“上有屏山下藉溪”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山如屏障,溪水潺潺,为隐者的生活增添了诗意。
“花径夕阳眠鹿豕”写的是傍晚时分,鹿豕在花径上悠闲地休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而“钓矶春雨集凫鹥”则描绘了春雨中,水边的钓台聚集着水鸟,增添了生机和动态之美。
“十年种木春林远”表达了隐者长期致力于种植树木,营造出一片远离尘世的春林。而“万卷藏书草屋低”则揭示了隐者虽然生活简朴,但内心世界丰富,藏书万卷,显示出其深厚的学识和志趣。
最后两句“久欲相从扣羲画,负琴长往碧岩西”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的愿望,希望能拜访这位云松隐者,带着琴,常常前往那片碧绿的山岩西边,寻求心灵的交流和精神的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恬静与深远,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闻道寻仙叩洞门,清溪古木路斜分。
桃花满地飞红雨,橘树悬崖涨绿云。
讲罢先天烟篆冷,梦回斜月玉笙闻。
高秋也欲扶衰病,共候山中白马君。
世事纷纷未息肩,鸡群鹤处尚翛然。
故山可隐人将老,佳夕相思月再圆。
稚子久嗔陶令出,诸生休叹孝先眠。
他时定有公车召,正及先生矍铄年。
词翰知名有几人,东家住近不相亲。
久传笔势行蛇蚓,又说诗篇照鬼神。
伐木未闻莺出谷,停云空望雨清尘。
春风门巷苍苔遍,独少林逋履迹新。
柴门久候故人风,不见巾车入谷中。
王子已回清兴尽,陶潜犹忆素心同。
馀年自卜床头易,清响谁分爨下桐。
一片白云天际起,晚来犹自恋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