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晴(其二)

君行定何许,舍棹越林丘。

社瓮不容挽,溪毛聊可羞。

禅床应濯足,衲被径蒙头。

静境有真趣,乐哉何所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你将要去往何处?放下船桨翻过山丘。
乡村的土瓮无法挽留你,溪边的野草只能供你羞涩地一笑。
在禅床上或许能洗净双脚,披着僧袍就可直接盖住头。
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自有真谛的乐趣,如此快乐还有什么忧虑呢?

注释

君行:你的行程。
何许:何处。
舍棹:放下船桨。
越:翻过。
林丘:山丘。
社瓮:乡村土瓮。
不容挽:无法挽留。
溪毛:溪边野草。
聊可羞:只能让人羞涩一笑。
禅床:禅修用的床。
濯足:洗净双脚。
衲被:僧袍。
径蒙头:直接盖住头。
静境:宁静的环境。
真趣:真谛的乐趣。
乐哉:多么快乐。
何所忧:还有什么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早晨出行的景象和心境。"君行定何许,舍棹越林丘"表明诗人在清晨踏青空去,放下船桨,穿过林间小丘。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示了隐者的自由自在,远离尘嚣。

接着"社瓮不容挽,溪毛聊可羞"则是说到了目的地,发现水塘的水面狭窄,连用来洗手的水都显得不足。溪边的草木也显得稀疏可怜。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清贫而自在的生活状态。

"禅床应濯足,衲被径蒙头"进一步展现了隐者的日常生活,他的禅床上水迹未干,身穿破旧僧衣,直接蒙住头部。这些细节描写透露出诗人对佛法的修持和对物质生活的超然。

最后两句"静境有真趣,乐哉何所忧"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他感受到一种真正的快乐,这种快乐让他无所忧虑。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精神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总体而言,孙应时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一种清净自在的人生态度,他以细腻的情感和简洁的笔触,将隐者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描绘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陵岁暮(其二)

猎骑呼鹰地,胡笳落雁边。

梅花非故里,草色近新年。

莫苦登楼望,聊须殢酒眠。

江南多贵将,歌舞怅垂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海陵岁暮(其一)

地气长江北,云容古戍边。

层冰明薄日,积雪了穷年。

乡远劳羁梦,官閒足晏眠。

客来相劳苦,不责坐无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海陵岁暮(其三)

城郭依荒草,风云带极边。

犹多故时老,共说太平年。

岁聘皇华去,秋防戍鼓眠。

谁知明主意,拊髀忆青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留妻兄张伯高(其二)

叹息青云器,功名指掌中。

星星今一老,衮衮看诸公。

饮剧休辞醉,文高不送穷。

丈夫心事在,未许俗人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