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观水水初涸,登山山渐寒。

水涸尚可汲,山寒磨衲单。

衣单当彻骨,汲井领斜看。

谁把茱萸酒,凭谁为整冠。

菊花开灿烂,涧水急潺潺。

何处不相似,狂歌到日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面对自然景象时的感慨与思考。首句“观水水初涸,登山山渐寒”以水涸山寒起兴,暗示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变换。接着,“水涸尚可汲,山寒磨衲单”两句对比,水虽涸但仍有取用之可能,而山寒则让僧人衣着单薄,生活条件艰苦,体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衣单当彻骨,汲井领斜看”进一步描述了僧人在寒冷中汲水的艰难情景,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的坚韧态度。接下来,“谁把茱萸酒,凭谁为整冠”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温暖的渴望,以及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心境。

“菊花开灿烂,涧水急潺潺”描绘了一幅秋日美景,菊花盛开,涧水流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最后,“何处不相似,狂歌到日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相似之处,以狂歌来表达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独到见解,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韧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孤雁

数年闻雁声,感慨多所系。

今年声愈悽,一雁落天际。

念彼百千雁,存没何能计。

哀此一雁孤,一去不知岁。

羽毛亦自美,江山岂不丽。

死生物之常,何地不足瘗。

所伤共一群,先后终难逮。

薄影沉西江,秋风吹浪细。

江月夜夜寒,不敢翘清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访菊

秋色澹欲入,携筇访山菊。

林幽山径迂,香气散松竹。

坐石良欣然,毋劳更仆仆。

世人爱见花,见花徒悦目。

悦目曾几时,鲜美限宵夙。

荣枯何苦知,春温而秋肃。

我亦随化迁,馀龄信幽独。

物理返自然,神智空攒簇。

飕飕朔风起,万景沉山谷。

举头寒月西,晶晶照茅屋。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望归鸟

霜气横秋雯,暮鸟归何迟。

犬疾墓草枯,风劲冥鸿坠。

苍茫云树中,目极百忧萃。

人各有其怀,浅深随所寄。

景物感凋衰,抚心时一慨。

阮藉穷途哭,荆轲易水泪。

首阳伯叔歌,东篱彭泽醉。

孤英与节烈,情愫当无二。

茫茫靡所归,安得不丧志。

我昔二十馀,怀古多寤寐。

缅想百年终,身没名何为。

愧彼巢居人,万感消食睡。

茅茨三两间,言笑有真意。

形式: 古风

望归人二首(其一)

岁暮怀归人,苍茫云木外。

登高不可见,入室闻寒籁。

髣髴檐下声,捲幔日已昧。

日昧犹平时,对此偏无奈。

形式: 古风 押[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