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种芭蕉

芭蕉移种未多时,濯濯芳茎已数围。

毕竟空心何所有,攲倾大叶不胜肥。

萧骚莫雨鸣山乐,狼籍秋霜脱敝衣。

堂上幽人观幻久,逢人指示此身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新种芭蕉》,描绘了芭蕉初种不久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芭蕉生长的动态,"濯濯芳茎已数围",写出芭蕉茎干粗壮,生机盎然。接着,诗人对芭蕉的内心世界进行想象,"毕竟空心何所有",暗示芭蕉看似繁茂实则空虚,与后文"攲倾大叶不胜肥"形成对比,形象地表现出芭蕉叶片硕大却难以承受过多养分的状态。

"萧骚莫雨鸣山乐,狼籍秋霜脱敝衣",通过风雨和秋霜的刻画,展现了芭蕉在自然环境中的坚韧与变化,即使遭受摧残,仍保持其本色。最后,诗人借芭蕉寓言人生,"堂上幽人观幻久,逢人指示此身非",以"幽人"自比,表达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认为人如芭蕉,外表繁华,内里空洞,经历世间幻变后,更能看清自我本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芭蕉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新桥

六月长桥断不收,朱栏初喜映春流。

虹腰宛转三百尺,鲸背参差十五舟。

入市樵苏看络绎,归家盐酪免迟留。

病夫最与民同喜,卯酉匆匆无复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楼观

老聃厌世入流沙,飘荡如云不可遮。

弟子怜师将去国,关门望气载还家。

高台尚有传经处,画壁空留驾犊车。

一授遗书无复老,不知何苦服胡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溯潮二首(其一)

潮来海若一长呼,潮去萧条一吸馀。

初见千艘委泥土,忽浮万斛溯空虚。

映山少避曾非久,借势前行却自如。

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溯潮二首(其二)

疋练萦回出海门,黄泥先变碧波浑。

初来似欲倾沧海,正满真能倒百源。

流蘖飞腾竟何在,扁舟睥睨久仍存。

自惭不作山林计,来往终随万物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