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永颐所作的《送王以通之官金陵(其二)》。诗人通过对孙策兄弟的英雄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遗迹的感慨。首句“伯符兄弟最英雄”赞扬了孙权(字伯符)的英勇,而“千载青山绕故宫”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宫殿的遗迹。接下来,诗人通过“宋祖只知曹马事,齐高还与獍枭同”暗指宋太祖只知道曹操和马超的故事,而忽略了孙氏的功绩,甚至将齐高比作凶猛的禽兽,暗示了对历史评价的反思。
“暮箫尚带兰陵怨,春水多愁旧垒空”描绘了夜晚的箫声中仍蕴含着对孙吴故地兰陵的哀怨,春天的江水也因空荡的旧战场而显得满含愁绪。最后,“登览未应迷宿昔,夜猿啼在晋时枫”告诫友人,虽然登临此地,不应迷失于过去,因为连夜晚的猿啼都仿佛来自晋代,提醒人们历史的连续性和时间的流转。
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寓言深远,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又借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和人事更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