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王仲仪

零落黄花动节辰,送行杯酒感风尘。

谁知最恨张京兆,画遍修眉不示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在这个特殊的秋季时分,黄花凋零,我们举杯送别,心中充满风尘仆仆的离愁。
谁能想到,最令人痛恨的是张京兆,他画了那么多美丽的眉毛,却从不向世人展示。

注释

零落:凋零。
黄花:菊花。
节辰:时节。
送行:饯别。
感:感受到。
风尘:旅途劳顿。
谁知:谁能想到。
最恨:极度厌恶。
张京兆:历史上的某位官员。
画遍:描绘无数。
修眉:精致的眉毛,此处可能象征美好的事物。
不示人:不向他人展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戏答王仲仪》。首句“零落黄花动节辰”描绘了秋季黄花凋零的景象,暗示着时令更迭,也暗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次句“送行杯酒感风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借酒消愁,感叹世事如风尘般变幻无常。

后两句“谁知最恨张京兆,画遍修眉不示人”则转向了对人物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这里的“张京兆”可能是某位女性,她有着美丽的眉毛(修眉),但诗人却说她隐藏了自己的情感,不愿向人展示。这可能寓言了诗人对某人难以接近或理解的情感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失落和遗憾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起,以情结,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别和情感隐秘的细腻感受,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自渔梁驿至衢州大雪有怀

大雪迷空野,征人尚远行。

乾坤初一色,昼夜忽通明。

有物皆迁白,无尘顿觉清。

只看流水在,却喜乱山平。

逐絮飘飘起,投花点点轻。

玉楼天上出,银阙海中生。

舞极摇溶态,闻馀淅沥声。

客炉何暇暖,官酤未能醒。

薄吹消春冻,新旸破晓晴。

更登分界岭,南望不胜情。

形式: 排律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一日

淮天过尽入吴渠,兰亭晚日光疏疏。

金桃傅粉好颜色,绿醽泛滟深车渠。

觥巡屡卷明星出,花翘零落随衣裾。

幺弦不动凝古意,春容浅破长眉舒。

庭院帘帷一齐下,红蜡阴沈霜满瓦。

鸡头软熟七月终,举手分传玉盈把。

席前碧瓮覆瑶浆,一秋愁泪风前洒。

云中宝晕万重高,付与轻绡藏冰麝。

孤城寒柝夜迢遥,谁道刘郎有天马。

归来却问东海桑,海浪漫漫彩虹挂。

红丝萦脍晓刀鸣,双龙笑断梦中惊。

莫将团扇掩尘匣,曾障清歌十数声。

形式: 古风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九日

晓虹跨江一千尺,平浪东西入天碧。

游人初觉秋气凉,衣不禁风薄罗窄。

渔家小艇方醉眠,艇里长鱼三尺白。

彩栏北倚数流萤,似与流萤旧相识。

香脂揩尽暗成云,银甲试弦初未直。

桥前流水声潺潺,年华一去何时还。

重来若问桃花路,记取松亭月影间。

形式: 古风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二日

浓云瞥过双凤飞,清颜照射朝日辉。

画船南畔烟成阵,鲜荷掩护仙铢衣。

凝魂杳眇不知处,酒醺香破惊新知。

一声入耳醉人骨,天容牢落星点稀。

海山万里风涛外,扶桑未老成春丝。

春丝不断萦成结,玉环宛转无穷时。

晓帘半上香飘穗,笑指冰壶凝远泪。

秦楼后夜锁孤鸾,秋风不动乌龙睡。

愿将琼树隔花看,一一花房暗相值。

浊水芙蕖天际云,长时倚望清江滨。

迎来未语送归速,暮山紫翠空含嚬。

劝君美酒千万寿,情如芳草年年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