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尽说归山避战尘,几人终肯别嚣氛。
瓶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枝惹得云。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
相逢莫话金銮事,触拨伤心不愿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僧人归山避世的境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每个字句都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尽说归山避战尘”一句直接表达了主题,"几人终肯别嚣氛"则是对那些愿意远离世俗纷争的人的赞许。接着,“瓶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枝惹得云”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象,月光与清泉交织在一起,云雾缠绕于松枝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则是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在修行生活的一种肯定。"相逢莫话金銮事,触拨伤心不愿闻"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间功名利禄之事的淡然与拒绝,这些都是过往往往会引起内心创痛的话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过去记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宁静、超越世俗纷争的心境。这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生态度,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西山爽气生襟袖,南浦离愁入梦魂。
人泊孤舟青草岸,鸟鸣高树夕阳村。
偷生亦似符天意,未死深疑负国恩。
白面儿郎犹巧宦,不知谁与正乾坤。
避地淹留已自悲,况逢寒食欲沾衣。
浓春孤馆人愁坐,斜日空园花乱飞。
路远渐忧知己少,时危又与赏心违。
一名所系无穷事,争敢当年便息机。
贤侯新换古长亭,先定心机指顾成。
高义尽招秦逐客,旷怀偏接鲁诸生。
萍蓬到此销离恨,燕雀飞来带喜声。
却笑昔贤交易极,一开东閤便垂名。
鹤非千岁饮犹难,莺舌偷含岂自安。
光湿最宜丛菊亚,荡摇无奈绿荷乾。
名因霈泽随天眷,分与浓霜保岁寒。
五色呈祥须得处,戛云仙掌有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