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路缘萝茑荫杉松,翠壁丹崖不计重。
天作锦屏环十里,僧开朱屋面千峰。
花閒越鸟钩辀语,溪外秦人髣髴逢。
早晚车驺到山下,篮舆多日待追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光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审美趣味。诗中“路缘萝茑荫杉松”一句,以生长在道路边缘的萝卜、茑草,以及树木之间交织的荫庇来渲染出一片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景象。
接着,“翠壁丹崖不计重”则通过对山石颜色的描绘,突出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壮丽。这里的“翠壁”指的是绿色发亮的岩壁,而“丹崖”则是红褐色的山崖,这些生动的色彩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由绿转为红,层次丰富的大自然之中。
“天作锦屏环十里”一句,则将自然景观比喻成精致的织品,将十里的风光纳入其中,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刻的情感和无尽的赞美。紧接着,“僧开朱屋面千峰”则描绘了一位僧侣在朱红色的屋檐前,面对着千山万壑的景象,这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花閒越鸟钩辀语”一句,以花开满径、鸟鸣啁啾的声音来营造出一个和谐而生动的环境,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与生命力。而“溪外秦人髟髟逢”则描绘了一位旅途中的秦地行者在溪流之旁偶遇诗人的情景,通过对人物行迹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最后,“早晚车驺到山下,篮舆多日待追从”则展现了时间流转和空间移动的感觉。车马的声音、篮舆等物品的出现,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这个地方不舍离去的情绪,以及他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景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不详
濒湖三寺倚峥嵘,梵刹相高对县城。
楼殿尽知随处盛,山林独爱此中清。
剪开木末檐牙出,凿破岩腰磴道成。
悟得祖师心印法,禅僧遥指塔灯明。
莫厌幽寻路险辛,细思容易是山神。
能收地巧藏深处,不惜天奇示俗人。
古有少陵吟未到,今无摩诘画难真。
海边见说天童好,祗待君诗判等伦。
谛看轩轩面翠微,暂来登此已忘机。
地连佛寺楼台古,泉落山田稻蟹肥。
晓径忽穿清气入,夜船多载白云归。
世人谁识红尘外,终老功名未拂衣。
芳辰百五前,选胜到林泉。
万树绿初染,群花红未然。
阴岩犹贮雪,暖谷自生烟。
妇汲溪头水,人耕草际田。
日中林影直,风静鸟声圆。
健令多情甚,寻春最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