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的《代冯海石上黄都阃兼柬谢假馆之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忠诚、才学与友情的深刻理解。
首联“将军揖客重怜予,文武才高自蠡庐”描绘了一位将军在宴会上对文武双全之士的敬重之情,暗示了主人公冯海石的才华横溢。其中,“蠡庐”借指冯海石的居所,暗含其隐居或未被广泛认知的背景。
颔联“报国久悬雷焕剑,起家原出石公书”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雷焕剑象征着冯海石为国效力的决心和能力;石公书则暗示冯海石的起家之本,即他的学识与才能。这两句表达了冯海石虽未显赫一时,但其内心始终怀有报国之志,并且凭借自身的学识与才能终将有所作为。
颈联“军中岁晏青霜肃,阃外春回紫电孤”通过季节的变化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冯海石在军中的艰苦岁月与在官场的孤独处境。同时,“青霜肃”与“紫电孤”分别代表了严酷的环境与冯海石的孤独,也预示着他即将迎来转机与希望。
尾联“宾馆分藜天禄厚,冯生敢叹食无鱼”以宾馆的厚待与“天禄”(古代帝王的俸禄)的丰厚,反衬出冯海石内心的满足与知足常乐的态度。同时,以“食无鱼”这一生活小节的描述,进一步表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海石个人经历与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忠诚、才学与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友谊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