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冯海石上黄都阃兼柬谢假馆之意

将军揖客重怜予,文武才高自蠡庐。

报国久悬雷焕剑,起家原出石公书。

军中岁晏青霜肃,阃外春回紫电孤。

宾馆分藜天禄厚,冯生敢叹食无鱼。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嗣纲所作的《代冯海石上黄都阃兼柬谢假馆之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对忠诚、才学与友情的深刻理解。

首联“将军揖客重怜予,文武才高自蠡庐”描绘了一位将军在宴会上对文武双全之士的敬重之情,暗示了主人公冯海石的才华横溢。其中,“蠡庐”借指冯海石的居所,暗含其隐居或未被广泛认知的背景。

颔联“报国久悬雷焕剑,起家原出石公书”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雷焕剑象征着冯海石为国效力的决心和能力;石公书则暗示冯海石的起家之本,即他的学识与才能。这两句表达了冯海石虽未显赫一时,但其内心始终怀有报国之志,并且凭借自身的学识与才能终将有所作为。

颈联“军中岁晏青霜肃,阃外春回紫电孤”通过季节的变化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冯海石在军中的艰苦岁月与在官场的孤独处境。同时,“青霜肃”与“紫电孤”分别代表了严酷的环境与冯海石的孤独,也预示着他即将迎来转机与希望。

尾联“宾馆分藜天禄厚,冯生敢叹食无鱼”以宾馆的厚待与“天禄”(古代帝王的俸禄)的丰厚,反衬出冯海石内心的满足与知足常乐的态度。同时,以“食无鱼”这一生活小节的描述,进一步表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冯海石个人经历与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忠诚、才学与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友谊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飞来寺读■祖祭文

昨夜维舟古寺阴,扶筇携酒共登临。

湍流瀑布千层玉,风动花栏满地金。

磨剑却悬平虏略,留题遥忆老臣心。

先朝最是承恩重,击节长歌慷慨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西湖

水天无际净飞霞,画舫移来傍柳沙。

三节楼台悬皓月,六桥竹石点残鸦。

呼卢才子频迎掉,懒鬓佳人且泛槎。

最是西湖歌舞地,倚窗江上听梅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陆宣楼

南海山人汗漫游,闲来采药竹篱幽。

十年书剑空摇匣,万里风尘一敝裘。

走笔独惭赤水赋,开尊同醉陆宣楼。

墨花飞作岩前雨,点破西湖四十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诸侄读书处

盍簪楼外读书处,帘捲清幽景亦奇。

北望数峰遥接汉,南来一水细通池。

花枝欲醉春何减,天气宜人鸟自知。

三载芸窗淹世籍,十年楼阁主恩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