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岊苍郁照城郛,奕叶乡州拥使符。
昼绣愈知今日贵,子庭犹忆向时趋。
故新笥绶薰相续,前后郊棠影不孤。
绛帐诸生今史氏,炙青容补世家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开篇“云岊苍郁照城郛,奕叶乡州拥使符”两句,通过对云雾缭绕的山岚和城郭的描述,以及乡村间叶子茂盛、乡州官府持有的符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接着,“昼绣愈知今日贵,子庭犹忆向时趋”两句,则是对个人经历和感悟的表达。昼日之美好比织锦更为珍贵,今日之价值非同往日,可见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视和珍惜。而“子庭犹忆向时趋”的“子”字指代自己,通过对过往岁月在庭院中漫步的情景的回忆,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故新笥绶薰相续,前后郊棠影不孤”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情感联结。故园中的古旧物品,如笥(一种木制容器)和绶(丝带),似乎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而郊外棠树的影子,不仅仅是景色,更承载着孤独的情怀。
最后,“绛帐诸生今史氏,炙青容补世家无”两句,则是在描述诗人所处环境中的特定情境。绛帐可能指的是一种华美的寝室装饰,而“诸生”则是对同侪或后辈的称呼。“今史氏”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某个家族或姓氏的尊崇。而炙青容补世家无,可能是在强调通过修养和涵养来弥补家庭或家族缺失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个人记忆与情感,以及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深刻描绘。
不详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已觉新杓动,犹闻促漏馀。
夜寒穷腊尾,春色并年初。
事往成追计,身羁况索居。
明朝为寿酒,无奈故人疏。
彫节真如借,良宵此向阑。
家储宿岁酒,乡送大傩寒。
旧卉回新物,来情续往欢。
匆匆馀几刻,催具五辛盘。
已嗟官落魄,更值岁峥嵘。
一絓区中累,千惭谷口耕。
休文偏恨瘦,夷甫太钟情。
借问长安米,侏儒有底荣。
岷峨俗美汉条宽,野实呈秋照露寒。
卖剑得牛人息盗,乞浆逢酒里馀欢。
锦波濯綵霞湔浦,硙浪催轮雪沸滩。
告稔不须腾驿奏,自应铜爵报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