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杂兴(其三)

蛩吟四壁立,月过一窗閒。

光明动音闻,此是我家山。

才短仕固艰,气馁发亦斑。

人物与天运,初不苦相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联“蛩吟四壁立,月过一窗闲”,以秋夜的虫鸣和月光洒在窗前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虫鸣声声,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而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房间的一角,既明亮又显得有些孤寂。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虫鸣的热闹与月光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光明动音闻,此是我家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光明不仅指月光的照耀,也象征着心灵的觉醒或某种精神上的光明。这里的“动音闻”可能是指虫鸣声在光明下更加清晰可闻,也可能是一种心灵感应,即在光明的引领下,诗人仿佛听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找到了归属感。“此是我家山”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家园的认同和向往,暗示了他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困境和挣扎,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颈联“才短仕固艰,气馁发亦斑”,直面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他认识到自己的才能有限,在仕途上必然面临困难,甚至因此感到气馁,以至于头发都开始斑白。这一联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挑战时的无奈和自我质疑,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放弃自我成长和追求。

尾联“人物与天运,初不苦相关”,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诗人意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天运紧密相连,但并不意味着必须承受痛苦。这句话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无论命运如何安排,都应该保持乐观和坚韧,不被外在因素所左右。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和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独白,展现了他对生活、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雨中杂兴(其四)

客来难共语,客去宁自孤。

未能高远引,非斯其谁徒。

寥寥同心人,一逝不可呼。

渊明醉即眠,所以爱吾庐。

形式: 古风

雨中杂兴(其五)

枯禅未离喧,随俗或安雅。

翻覆大化中,谁是长年者。

同光须臾期,尘埃野马也。

风亭木叶下,村村又秋社。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春怀(其一)

蝴蝶为庄周,黄粱熟邯郸。

蘧然一梦觉,茫茫天壤间。

相推明日月,来往成暑寒。

山林与钟鼎,胸中了不干。

形式: 古风

春怀(其二)

东风已飞花,绿叶生昼阴。

呼童整春服,清溪一啸吟。

时序遽如许,不知情浅深。

夕阳忽在山,轻烟起沉沉。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