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子舆龙州吏隐堂

四望逶迤万叠山,微通云栈落尘寰。

谁知吏道自可隐,未必仙家有此闲。

酒熟何人能共醉,诗成无事复相关。

浮生适意即为乐,安用腰金鼎鼐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远望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隐约可见云梯小道深入人间。
谁能料到官场之道也能隐藏,也许仙人世界并不清闲。
酒酿好后,又有谁能够一起畅饮?诗作完成,却无人分享这闲暇时光。
人生随性而乐便是幸福,何必在权贵与美食中追求富贵。

注释

逶迤:形容山脉连绵不断的样子。
云栈:指高险的山路,如栈道般悬空而建。
吏道:指做官的道路或官场生涯。
腰金:古代官员腰佩金鱼袋,象征身份和财富。
鼎鼐:古代烹饪器具,这里代指富贵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开篇“四望逶迤万叠山,微通云栈落尘寰”两句,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层叠的山峦与缥缈的云雾相交织的画面,展示了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所感受到的辽阔与宁静。

“谁知吏道自可隐,未必仙家有此闲”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态度。吏道,即官道,指的是仕途生活,而“自可隐”意味着诗人在这个隐蔽之所找到了自己的宁静和快乐。而“未必仙家有此闲”的比喻,则强调了这种普通人的简单乐趣并不亚于传说中的仙界。

接着,“酒熟何人能共醉,诗成无事复相关”两句流露出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与知己共同享受酒宴和诗歌带来的乐趣。

最后,“浮生适意即为乐,安用腰金鼎鼐间”两句则是对前述情感的总结。诗人认为,在短暂的人生中,只要顺应自己的心意,就能找到真正的快乐。而“安用腰金鼎鼐间”,则是在反问是否真的需要那些华丽的物质装饰来增添生活的情趣,暗示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物欲的超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乐趣的体验,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享受当下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吴朝议同年谢光与景仁同年见过

结绶东堂同发策,白头相值益相亲。

却思景祐无多日,共见元丰有几人。

天下高名归广受,古来交道重雷陈。

谢公身老才方壮,落笔成章字字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留守相公九月八日与潞公宴赵令园有怀去年与景仁秉国游赏

今岁台星聚洛中,甘棠前后雨阴浓。

英辞唱和诗千首,高宴游陪禄万钟。

木末霜繁花未落,云间字小雁相从。

西湖在望亲朋远,节物那堪处处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和聂之美重游东郡

跃马津亭未几何,宦游容易十年过。

飘摇空似随流梗,寂寞犹如挂壁梭。

西岭应馀当日翠,南湖直减几分波。

输君尚得飞征盖,重向东园听楚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聂之美雁

汲汲复栖栖,往来谁与期。

映云才可见,入雾杳难追。

羁枕梦初断,寒闺涕已危。

冥冥远缯缴,愧尔独知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