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聂之美重游东郡

跃马津亭未几何,宦游容易十年过。

飘摇空似随流梗,寂寞犹如挂壁梭。

西岭应馀当日翠,南湖直减几分波。

输君尚得飞征盖,重向东园听楚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骑马来到津亭没多久,仕途奔波已过了十年。
我漂泊不定,如同随水漂流的树枝,孤独寂寞,就像挂在墙壁上的梭子。
西岭上还留有当年的翠绿,南湖的水波是否减少了些许。
我比不上你还能乘坐飞驰的车盖,只能再次向东园倾听那悲凉的楚歌。

注释

跃马:骑马。
津亭:渡口的亭子。
宦游:出仕在外。
飘摇:漂泊不定。
流梗:随水流的树枝。
寂寞:孤独。
挂壁梭:挂在墙壁上的梭子。
西岭:西部的山岭。
当日翠:昔日的翠绿。
南湖:南方的湖泊。
飞征盖:疾驰的车盖。
东园:东方的园林。
楚歌:古代楚地的歌曲,常带悲凉之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的作品,名为《和聂之美重游东郡》。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情怀念与自我生活感慨的诗句。

"跃马津亭未几何,宦游容易十年过。"

这里诗人通过“跃马津亭”这个特定的地点来表达时间流逝的快感,“宦游”指的是仕途生涯,而“十年”则是对光阴似箭、岁月匆匆的无奈感受。

"飘摇空似随流梗,寂寞犹如挂壁梭。"

诗人用“飘摇”和“寂寞”来形容自己的心境,其中,“随流梗”比喻自己像落叶随水漂泊,缺乏方向;“挂壁梭”则是形容内心的孤独与冷清,如同墙上悬挂的梭子,无人问津。

"西岭应馀当日翠,南湖直减几分波。"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变化,“西岭”和“南湖”的景色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现在却有所不同,似乎连大自然都在向他诉说着时光易逝。

"输君尚得飞征盖,重向东园听楚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寻,“输君”意味着向你道歉,因为自己不能与友人长久相伴;“飞征盖”形容迅速的行程,而“重向东园听楚歌”则是希望再次回到那充满诗意的地方,聆听那些激发情感的音乐。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孤独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39)

赵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自号得全居士。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字:元镇
  • 籍贯: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
  • 生卒年:1085-1147

相关古诗词

和聂之美雁

汲汲复栖栖,往来谁与期。

映云才可见,入雾杳难追。

羁枕梦初断,寒闺涕已危。

冥冥远缯缴,愧尔独知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钱学士呈邵兴宗

霜露苍苍宰树高,累茵列鼎重鸿毛。

蒹葭自幸犹依玉,髋髀何能学奏刀。

才薄无由禆覆焘,命奇不得报劬劳。

平生念此心先乱,蓼蓼难分莪与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和景仁卜居许下

壮齿相知约岁寒,索居今日鬓俱斑。

拂衣已解虞卿印,筑室何须谢傅山。

许下田园虽有素,洛中花卉足供闲。

他年决意归何处,便见交情厚薄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案前官烛堕花频,满目高文妙入神。

勇气先登势无敌,巧心后发语尤新。

好贤何啻三薰贵,求宝方知百汰真。

愚鲁自非凭骥发,昆山千里到无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