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家

松风吹凉日将宴,山家蒸梨作午饭。

阿翁引孙牵犊归,破衣垂鹑不遮骭。

勾镰插腰背负薪,白头半岸乌葛巾。

喜渠胸次无经纶,白石烂煮空山春。

见我忘机笑古怪,不学当时野樵拜。

自言无处著隐居,仅得门前溪一派。

好山两岸如芙蕖,溪水可濯亦可渔。

白日力作夜读书,邻家鄙我迂而愚。

破瓶无粟妻子闷,更采黄精作朝顿。

近来草庐无卧龙,世上英雄君莫问。

形式: 古风

翻译

微风轻拂,太阳即将落山,山里的人家正在蒸梨做午餐。
老翁领着孙子牵着牛回家,破旧的衣服上,麻雀般的鹑鸟也遮不住他的大腿。
腰间挂着镰刀,背上背着柴火,老人头发花白,头戴乌葛巾,半边脸在阳光下。
他庆幸自己胸中没有治国的策略,只愿在山中煮石为食,享受春天。
见到我这个不拘小节的人,他笑得古怪,不像那些野外砍柴的人会行礼。
他说自己无处安身,只有门前一条溪流相伴。
山的两岸像荷花般美丽,溪水既可供洗涤,也可用来捕鱼。
白天辛勤劳作,夜晚读书,邻居们都笑话我迂腐愚蠢。
家中粮食短缺,妻子儿女愁眉苦脸,只好采黄精充饥。
最近草庐不再有贤者,世上的英雄,你无需询问。

注释

松风:微风。
宴:落山。
山家:山里人家。
阿翁:老翁。
孙:孙子。
骭:大腿。
勾镰:镰刀。
乌葛巾:头巾。
经纶:治国策略。
空山春:山中春天。
忘机:不拘小节。
野樵:野外砍柴的人。
著隐居:安身之处。
溪一派:一条溪流。
芙蕖:荷花。
渔:捕鱼。
力作:辛勤劳作。
读书:夜间读书。
破瓶:破旧的瓶子。
粟:粮食。
黄精:一种草药。
朝顿:早餐。
卧龙:贤者。
英雄:世上的英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田园生活的画面。首句“松风吹凉日将宴”,写出了傍晚时分,微风习习,阳光和煦的场景。接着,“山家蒸梨作午饭”展现了山民简单而温馨的日常生活,蒸梨作为午餐,朴素而满足。

“阿翁引孙牵犊归,破衣垂鹑不遮骭”描绘了老翁带着孙子牵着牛回家的情景,衣衫褴褛却自在,流露出山居生活的艰辛与质朴。接下来,“勾镰插腰背负薪,白头半岸乌葛巾”刻画了老人辛勤劳作的形象,尽管年迈,仍坚持砍柴。

诗人赞赏老人“喜渠胸次无经纶”,表示他没有世俗的机心,只享受山林间的宁静。“白石烂煮空山春”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清幽的环境。在见到诗人后,老人“笑古怪”,不拘礼节,表现出他的率真。

“自言无处著隐居,仅得门前溪一派”表达了老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以及对世事的淡然。诗人感叹“好山两岸如芙蕖”,赞美山水之美,同时提到溪水可供洗涤和捕鱼,生活虽然清贫,但自给自足。

“白日力作夜读书,邻家鄙我迂而愚”反映了诗人对勤奋好学的坚持,尽管受到邻里的误解,但他并不在意。最后,“破瓶无粟妻子闷,更采黄精作朝顿”描述了家庭生活的困苦,妻子儿女因粮食不足而愁闷,诗人只能采黄精充饥。

结尾“近来草庐无卧龙,世上英雄君莫问”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看法,暗示自己虽有才学,却不被世所用,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和自嘲。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家生活,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人情的洞察。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兰亭

东晋风流安在哉,烟岚漠漠山崔嵬。

衰兰无苗土花盛,长松落雪孤猿哀。

满地红阳似无主,春风不独黄鹂语。

当时诸子已寂寥,真本《兰亭》在何许?

攲檐老树缘女萝,崩崖断壁青相磨。

旧时觞咏行乐地,今朝鱼鼓瞿昙家。

荒林昼静响啄木,流水潺潺绕山曲。

游人不来芳草多,习习馀风度空谷。

去年载酒诵古诗,今年拄杖读古碑。

年年慷慨入清梦,何事俯仰成伤悲。

故人不见天地老,千古溪山为谁好?

空亭回首独凄凉,山月无痕修竹少。

形式: 古风

初夏閒兴

支颐坐鸿蒙,隐隐窥太古。

我生尚无怀,于焉事巢许?

两曜如过客,万汇皆逆旅。

寒去暑复来,谁宾复谁主?

齐物不足论,有酒且容与。

推窗看游云,山花坠红雨。

形式: 古风

劲草行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

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到。

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

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

我问忠臣为何死,元是汉家不降士。

白骨沉埋战血深,翠光潋滟腥风起。

山南雨晴蝴蝶飞,山北雨冷麒麟悲。

寸心摇摇为谁道,道旁可许愁人知?

昨夜东风鸣羯鼓,髑髅起作摇头舞。

寸田尺宅且勿论,金马铜驼泪如雨。

形式: 古风

吴姬曲六首(其一)

吴姬美,远山澹澹横秋水。

玉纤软转绾青丝,金凤攒花摇翠尾。

隔云移步不动声,骑马郎君欲飞起。

欲飞起,楼上游人闹如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