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十一首(其四)

青岚帚亚思吾祖,绿润偏多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青色的山岚如同扫帚,让我想起我的祖先。
绿色的湿润之地,尤其让我怀念蔡邕这样的文人墨客。

注释

青岚:青色的山岚。
帚亚:像扫帚一样。
思:思念。
吾祖:我的祖先。
绿润:绿色湿润。
偏多:特别多。
忆:怀念。
蔡邕: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
长听:常常倾听。
南园:南方的园林。
风雨夜:风雨交加的夜晚。
恐:恐怕。
生鳞甲:生长出鱼鳞般的硬壳。
尽为龙:全部变成龙。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祖先和前人的怀念之情。"青岚帚亚思吾祖"中的“青岚”指的是青翠的竹林,而“帚亚”则是竹叶随风摇曳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祖先的深切思念。而“绿润偏多忆蔡邕”表达了诗人在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中,尤其怀念古代文学家蔡邕。蔡邕以风雅著称,因此诗人可能是在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共鸣。

"长听南园风雨夜"一句,则是描绘诗人独处于南园之中,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通过自然的声音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里的“长听”意味着深夜或连续不断地倾听,显示了诗人的沉浸和专注。

最后一句"恐生鳞甲尽为龙"则充满了想象力和隐喻。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愿望,即在自然的洗礼下,自己也能超脱凡尘,如同变成龙一样获得精神上的解放或提升。这里的“鳞甲”是指龙的鳞片,而“尽为龙”则是对力量和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竹的描写和对自然声音的倾听,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怀旧情以及超脱欲望。

收录诗词(176)

陈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号:三教布衣
  •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约公元812—约885年

相关古诗词

竹十一首(其五)

迸玉闲抽上钓矶,翠苗番次脱霞衣。

山童泥乞青骢马,骑过春泉掣手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竹十一首(其六)

须题内史琅玕坞,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莫教凡鸟闹云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竹十一首(其七)

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谁识雌雄九成律,子乔丹井在深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竹十一首(其八)

燕燕雏时紫米香,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从结高笼养凤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