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战诚无敌,充庭实可嘉。

指踪知拜处,服习认葩花。

远视惭刚鬣,深藏惜素牙。

十牛虽此夭,可奈可巴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教导战斗确实无人能敌,家中充满这种景象实在值得赞扬。
观察足迹知道礼拜的地方,通过服侍学习辨识各种花朵。
远望心中对坚硬的鬃毛感到惭愧,隐藏起来珍惜洁白的牙齿。
即使十头牛因此而早逝,又怎能抵挡那巴蛇的威胁。

注释

教战:教导战斗。
诚:确实。
无敌:无人能敌。
充庭:充满家中。
实:实在。
可嘉:值得赞扬。
指踪:观察足迹。
知:知道。
拜处:礼拜的地方。
服习:服侍学习。
认:辨识。
葩花:各种花朵。
远视:远望。
惭:感到惭愧。
刚鬣:坚硬的鬃毛。
深藏:隐藏。
素牙:洁白的牙齿。
十牛:十头牛。
虽:即使。
此:因此。
夭:早逝。
可奈:怎能抵挡。
可巴蛇:巴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一尊石象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和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教战诚无敌”表明石象威武雄壮,无懈可击;“充庭实可嘉”则指它安静地立于庭院中,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佳作。诗人通过“指踪知拜处,服习认葩花”两句,细致描绘了石象的每一个部分,从它的脚印到它的装饰,都显示出对艺术的尊重和学习。

接下来的“远视惭刚鬣,深藏惜素牙”则是从远处观察时,感慨于石象的坚韧如刚毛,而在细看时,又能发现其内在的温柔之美,如同珍贵的白色玉牙。

最后,“十牛虽此夭,可奈可巴蛇”一句,通过比喻十头神牛也无法拖动这尊石象,以及对它如同古代传说中不可匹敌的巨蟒——巴蛇一般的力量表示,即使是最强大的力气也不足以移动它。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石象不朽之美和坚不可摧力量的赞叹。

这首诗通过对石象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也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强弱的审美情怀。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饮啄绕藩篱,无声乏羽仪。

衔环诚可念,穿屋奈终卑。

鸿鹄非予忖,鸾皇不汝欺。

莫轻蝉饮露,挟弹镇相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鹿

赋命斯千载,登仙托五云。

发祥呈玉质,标异冠星文。

食荐时鸣野,游林或命群。

白环何日至,真祖有前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不假分曹进,非同博塞游。

谢安方料敌,祖纳正忘忧。

窥豹仙枰昼,迷风石海秋。

金门谁国手,一局赌宣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东山

数峰回抱隔烟林,一簇招提十里深。

祇合步行寻石径,不宜呵喝入松阴。

遥分画手援毫意,暗起诗人得句心。

梅岭笙歌上高处,孤猿幽鸟减清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