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一)

高楼插暮空,正作碧云色。

浮云忽蔽之,遂使虞渊黑。

夸父不自量,弃杖成遗迹。

沈沈入长夜,谁与护鹃魄。

海波深无底,嗟我梦魂隔。

赴海断六鳌,犹足立四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楼直入暮色,与碧空相融的宁静画面,然而瞬息之间,浮云遮蔽了日落,使得天际变得昏暗,如同虞渊(神话中的日落之处)降临。诗人借夸父逐日的典故,暗示了对理想破灭或希望消失的感慨,夸父因自不量力而疲惫倒下,手杖遗留在地,成为历史的见证。接下来,诗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感叹无人能守护美好的梦境,如同在无边的海波中寻找寄托。他甚至想象自己有能力斩断支撑天地的六鳌,以期改变现状,坚守信念。整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二)

往时慎论人,自谓不轻许。

岂知无一中,非璞故为鼠。

过言虽可惭,扪舌驷何补。

正欲章吾妄,且以戒群竖。

文字都莫删,留待天下数。

冥冥易堕行,敢责平生语。

披猖既不返,悯默将谁与?

揽辔待澄清,晚盖或有取。

形式: 古风

题张亨甫洪桥送别图

慢世才难屈,高名遇独穷。

平生姚石甫,期尔李空同。

往事洪桥别,交游国士风。

风流殊未尽,宛在夕阳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刘晦之求题瀛国公宝宋帝㬎

赵氏一块肉,史不知所终。

十二徙上都,其年犹童蒙。

十八赴土蕃,不娶归真空。

给粮复赐钞,衣食知不充。

无后爵遂绝,杞宋嗟难同。

徒闻上尊号,懿圣仍孝恭。

忠义动百世,烈士悲其风。

稚存自伊犁,得之归江东。

晦之偶获此,哀歌气填胸。

亡国不祥玺,姑置何足恫。

天命诚未改,少康灭有穷。

形式: 古风

答严几道(其一)

群盗如毛国若狂,佳人作贼亦寻常。

六年不答东华字,惭愧清诗到海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