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濂翁传到紫阳朱,复见嘉端此大儒。
一论道原一原道,他求伦拟汉唐无。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所作,名为《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是在赞美另一位学者或诗人的学问和道德修养。
“濂翁传到紫阳朱”,这里的“濂翁”是对一位年长有学问者的尊称,“紫阳朱”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者某个人,诗人通过这个名字传达了知识或思想的流传。
“复见嘉端此大儒”,“复见”意味着再次遇到或再次发现,“嘉端”形容人的品行端正,整体表明诗人对这位学者的敬佩之情。
“一论道原一原道”,这里的“一论”可能指的是深入探讨,“道原”和“原道”则是哲学或思想上的根本之谈。诗人强调了对这种深度思考的重视。
“他求伦拟汉唐无”,“他求”意味着别人追求,“伦”可能指的是品级或等级,“拟”是比喻的意思,整句表达的是别人在追求类似于汉唐时期伟大人物的事迹,但这种追求在诗人看来是不必要的,因为被赞美的人已经超越了常人的标准。
这首诗通过对话语和修养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于学问与品德并重的崇尚,以及对于古代文化传统的尊重。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自己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哲学思考。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登门四十九年多,细读公书百遍过。
今岁摘抄靖州作,遁翁堪配不传轲。
老钱工作赵昌花,残绿依稀姤五瓜。
正叔晦翁凡六说,始知辅嗣大争差。
一昨悬车后,蹉跎又五年。
常书乞米帖,犹费买花钱。
磊落终休矣,艰难晚见之。
罔知当世事,殊悔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