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十首(其七)

残腊多风雪,荆人重岁时。

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

爆竹惊邻鬼,驱傩聚小儿。

故人应念我,相望各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年末的残冬常有风雪,荆地的人们格外重视这个时节。
客居他乡的心情急切,街坊邻居却自得其乐。
放鞭炮声惊动了邻居的神灵,人们聚集起来驱赶疫鬼,孩子们欢聚一堂。
想必老朋友会想念我,我们彼此遥望,各自在天之一涯。

注释

残腊: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指年终。
荆人:古代楚国(今湖北一带)的人,这里泛指当地居民。
岁时:时节,节日。
草草:形容心情急切,匆忙。
嬉嬉:形容快乐、悠闲的样子。
爆竹:春节时燃放的竹筒,发出响声以庆祝新年。
邻鬼:迷信中认为的恶鬼或不祥之物。
驱傩:古代习俗,驱赶疫鬼的活动。
小儿:指儿童。
故人:老朋友,旧相识。
相望:彼此遥望,表示思念。
天涯:形容相隔遥远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寒冷而又孤独的冬日情景。开篇“残腊多风雪,荆人重岁时”两句,通过对残年将尽和新年即将到来时节气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客心何草草”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旅居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深。接下来的“里巷自嬉嬉”则是对比之下的安稳与和谐,突显出诗人的孤独感。

“爆竹惊邻鬼,驱傩聚小儿”两句,通过爆竹声响惊吓鬼神、孩子们围坐在一起驱邪的场景,展现了古人过年的习俗,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新年愿望和期待的情感。

最后,“故人应念我,相望各天涯”则是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因为距离遥远只能在心中相互凝视的无奈与孤独。这不仅仅是空间上的隔绝,更是情感上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思想感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荆州十首(其八)

江水深成窟,潜鱼大似犀。

赤鳞如琥珀,老枕胜玻璃。

上客举雕俎,佳人摇翠篦。

登庖更作器,何以免屠刲。

形式: 五言律诗

荆州十首(其九)

北雁来南国,依依似旅人。

纵横遭折翼,感恻为沾巾。

平日谁能挹,高飞不可驯。

故人持赠我,三嗅若为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荆州十首(其十)

柳门京国道,驱马及春阳。

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

北行连许、邓,南去极衡湘。

楚境横天下,怀王信弱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荆门惠泉

泉源从高来,走下随石脉。

纷纷白沫乱,隐隐苍崖坼。

萦回成曲沼,清澈见肝膈。

潨泻为长溪,奔驶荡蛙蝈。

初开不容碗,渐去已如帛。

传闻此山中,神物懒遭谪。

不能致雷雨,滟滟吐寒碧。

遂令山前人,千古灌稻麦。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