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谢耕道一犁春雨图

床头夜雨滴到明,村南村北春水生。

老妇携儿出门去,老翁赤脚呵牛耕。

一双不借挂木杪,半破夫须冲晓行。

耕罢洗泥枕犊鼻,卧看人间蛮触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中的乡村生活画面。"床头夜雨滴到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写出夜晚雨声不断,直至天明,暗示了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村南村北春水生",春雨过后,水面涨起,预示着生机盎然的季节来临。

"老妇携儿出门去,老翁赤脚呵牛耕",这两句生动描绘出农忙时节,老少齐上阵的场景,老妇领着孩子,老翁赤脚驱赶牛只耕地,展现出农人的辛劳与淳朴。

"一双不借挂木杪,半破夫须冲晓行",写的是农具简陋,但人们早起赶路,不畏艰辛,表现出对生活的坚韧和勤劳。

"耕罢洗泥枕犊鼻",描述了耕作完毕后的疲惫,但农民们选择就地休息,甚至以牛鼻为枕,显示出他们的随性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卧看人间蛮触争",以微小的昆虫比喻世间的纷争,而农民却在田间默默耕耘,不问是非,更显出他们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宋朝农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以及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与尊重。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题蔡氏丛桂堂

谁衔鹫峰种,托根蔡氏堂。

勿誇郤林枝,未说燕山芳。

君看湘江上,千载留晶光。

但当护根本,岁晚搴幽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潼川倅厅先得月楼

浓云捲羃衡向北,天风不摇万响息。

蟆行爬沙踏科臼,顾菟茫洋长在腹。

本来全体自分明,日用其间人莫识。

弄丸之暇划若逢,笑拍阑干我先得。

形式: 古风

题潼川贾伯用崇雅閤出入体

寒乡晚学恨无书,亦有藏书不若无。

谩把词章作禽犊,或钻文字等虫鱼。

新签三万几成肆,拄腹五千犹类厨。

崇雅主人来索句,谩哦七字劝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鹤山书院前为荷塘三即其小屿筑亭久矣春后八日始榜曰夫容州

严风吹衣落南土,手批■猱藉封虎。

缘山跨谷三里城,架竹编茆百家聚。

天公似为羁人谋,闭藏佳境城东陬。

介然用之便成圃,下视更得夫容州。

水间木末高下照,名字既同形亦肖。

自从羸豕伏群龙,红白相辉转明耀。

人怜风雪拘系之,委弃衰草蟠寒泥。

谁知烱烱含内美,正于槁瘁生光辉。

大书三字为吹送,唤起渠阳百年梦。

却疑二华痴绝人,身既隐矣名焉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