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开禧嘉定擅权臣,地下眉头想更颦。
侂远传衣至亡国,止缘不用读书人。
这两句诗是对历史上某个擅权臣僚的批判和反思。"开禧嘉定擅权臣,地下眉头想更颦"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在开禧、嘉定年间专权的臣子造成的国家动乱深感痛心,他们的所作所为导致国土沦丧,人民苦难,即使他们已经身死九泉,也难以平息地下亡魂的愤怒和皱眉。"侂远传衣至亡国,止缘不用读书人"则指古代忠臣侂骖在国家败亡之际仍然坚守节操,将自己的衣服传给后人,而那些不读书、无知的人却不知道珍惜和效仿这些美好品质,只是一味地追求功利,导致国家的衰败。
这两句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忠良之士的怀念,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考官蔡兹取三策,三奏赏音汪应辰。
天下未尝无识者,近来识者亦无人。
澹庵老荐此诗人,屈道何妨可致身。
负鼎干汤公岂肯,本来馀事压黄陈。
四世东南保太平,有君无相庙堂轻。
具知人眼识朱子,独赵汝愚陈俊卿。
孟子告子辨内外,汉王项王争雌雄。
谁欤著定会陔录,梭象终输与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