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考官蔡兹取三策,三奏赏音汪应辰。
天下未尝无识者,近来识者亦无人。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阅读古人作品,感慨于时世变化与个人遭遇的诗句。诗中“考官蔡兹取三策”表达了对历史上用才华选拔人才的场景的怀念,而“三奏赏音汪应辰”则是在赞美某位官员汪应辰多次被皇帝召见,显示其才华横溢。紧接着,“天下未尝无识者,近来识者亦无人”展现了诗人对于现世缺乏识别真材实学之人的感慨,表达了一种时代的悲哀和个人对人才难求的无奈。
方回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其作品常带有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这首诗通过对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的怀旧,以及对于现实中缺乏真正识才之人的哀叹,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难以被发现的忧虑。诗句简洁而深刻,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时代的沧桑与人才辈出的悲观情绪。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澹庵老荐此诗人,屈道何妨可致身。
负鼎干汤公岂肯,本来馀事压黄陈。
四世东南保太平,有君无相庙堂轻。
具知人眼识朱子,独赵汝愚陈俊卿。
孟子告子辨内外,汉王项王争雌雄。
谁欤著定会陔录,梭象终输与遁翁。
草制无知傅伯寿,问诗不答陈傅良。
王淮林栗胡纮辈,仲尼日月曾何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