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

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

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清晨时分,守门官吏送来书信,十年的离别忧愁得以暂时舒展。
痴叔离开时还在研读《易经》,仲容兴致勃勃地邀请共饮一杯。
人们每日殷切期盼,如同马首随着天边云彩,不知何时能归来。
不必为年终的严冬忧虑,潜藏的龙等待着春雷的一声召唤就将腾跃而起。

注释

清晨:早晨。
候吏:守门官吏。
书:书信。
十载:十年。
离忧:离别之忧愁。
痴叔:对某人的昵称或尊称。
易:《易经》。
仲容:另一个人的名字。
兴索:兴致勃勃。
衔杯:举杯共饮。
人心:人们的内心。
计日:每日计算。
殷勤:急切而频繁。
马首:马的头部,比喻人的视线或期望。
早晚:早晚之间。
霜台:官场,比喻严酷的环境。
愁岁暮:担忧年底。
潜龙:隐居未显的人,比喻有才华但未被重用的人。
一声雷:象征性的呼唤或机会。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诗中“清晨候吏把书来”表现了诗人在清晨等待着官府传送来的书信,这些书信对于长时间离别的忧愁是一种暂时的解脱。

“十载离忼得暂开”说明诗人已经离家十年,通过阅读朋友的来信,心中的忧愁得以短暂地缓解。"痴叔去时还读易"中的“痴叔”可能是对某位长辈或尊者的亲切称呼,表明即便是那位年迈的人物离去时也还在阅读《易经》,显示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追求。

“仲容多兴索衔杯”则描绘了另一位朋友或兄弟(仲容)多次举杯邀请饮酒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生活中的欢乐时光。

"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表达了人们对于每一天都有着殷切的期盼,而那奔跑在云间的马头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行者们不定何时归来。

最后两句“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劝诫人们不要因为岁月流逝而感到忧愁,因为就像潜龙终将在惊雷中现身一样,一切都会有其转机和展现的时候。

整首诗通过对书信、友情、生活的描述,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哲学态度。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和宣州沈大夫登北楼书怀

兵符严重辞金马,星剑光芒射斗牛。

笔落青山飘古韵,帐开红旆照高秋。

香连日彩浮绡幕,溪逐歌声绕画楼。

可惜登临佳丽地,羽仪须去凤池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圣敬文思业太平,海寰天下唱歌行。

秋来气势洪河壮,霜后精神泰华狞。

广德者强朝万国,用贤无敌是长城。

君王若悟治安论,安史何人敢弄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夜雨

九月三十日,雨声如别秋。

无端满阶叶,共白几人头。

点滴侵寒梦,萧骚著淡愁。

渔歌听不唱,蓑湿棹回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奉和仆射相公春泽稍愆圣君轸虑嘉雪忽降品汇昭苏即事书成四韵

飘来鸡树凤池边,渐压琼枝冻碧涟。

银阙双高银汉里,玉山横列玉墀前。

昭阳殿下风回急,承露盘中月彩圆。

上相抽毫歌帝德,一篇风雅美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